这个时候却是从外面挤进来几个人,孙仪涵瞅了瞅却是发现还是几个熟人,这几个人正是那日在新乐县马场的几个孙仪涵的崇拜者。
“子谦兄怎么在此,这是做什么?”来人问道。
这几个人是路过这客栈,看见里面外面围了不少人,也是好奇心驱使,便挤了进来,一进来却是看见了孙仪涵,这可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孙仪涵看着这三人,也是笑道:“却是巧了啊,不曾想在这却是能见着几位尊兄啊。”
这个时候其他人却是惊了,方才这几人叫他什么?子谦兄?莫不是那个子谦吧,众人不由得想着。
这几人见孙仪涵还记得他们,也是喜上眉梢,忙是行礼说道:“上次一别却是有些匆忙,我们亦是有个不情之请想要劳烦子谦兄。”为首的一个大高个说道。
孙仪涵摆摆手说道:“何谈劳烦不劳烦的,相逢便是缘分,有何事我定当尽力而为。”
几人听了孙仪涵的话也是大为感动,“我们想请子谦兄作一首劝学诗,也好让我们时刻谨记那日的教诲,每日拜读也是要勉励自己。”
孙仪涵一听是这事,却也是觉得简单,当下说道:“承蒙各位尊兄抬爱,那我今日便作上一首。”
几人听完也是急忙的铺开了带着的纸墨笔砚,有人也是为孙仪涵研得了墨,掭饱了笔
孙仪涵走上前去,拿起了笔,却是深思一下,便是写到:
《劝学》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这孙仪涵平日里经常练字,书写起来也是笔走龙蛇,铁画如钩,笔锋苍劲有力,也是引得围观的众人不由的叹服。
随着孙仪涵的书写,众人也是轻声跟读,却是越读越是有滋味,待读完最后一句六经勤向窗前读。众人也是大为赞叹,纷纷拍手称好。
这几个求诗的人更是大喜过望,竟是有些哽咽起来,旁边的人也是有人要出高价购买,却是被他们一口回绝了,说什么都不卖,千金不换啊,几人决定将此诗装裱起来,日后挂在房内,读书时却是要认真拜读一遍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