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枫以为,是何人所为。”
莫怀轩抬起眸,道:“陛下心中已有答案。”
“能有如此势力的,唯有前朝乱党。”
莫怀轩道:“前朝之事一直是由陆侯爷追查的,不过早在数年前,就因为线索中断,不得不暂时停止,如今再想调查清楚,只会更难。”
顾琛拿起桌案上的玺绶,放在手里把.玩,道:“大邱已经历三朝帝王,他们却还在做着可笑的复国梦。一朝兴起,一朝覆灭,本就是顺应天意,身为君王,至少要有这种觉悟。”
他的语气实在耐人寻味。
莫怀轩眸光一闪,道:“前世臣走得早,不知后来如何……”
顾琛似乎没料到他会问这个问题,沉默了片刻,才轻笑着道:“后来?后来朕杀了很多人,朝中那些所谓的忠臣,所谓的清流,几乎被朕屠杀殆尽。”
莫怀轩一时间失了语,好半晌,找回自己的声音,问:“宋大人他,他怎么可能放任陛下如此胡作非为。”
顾琛道:“是啊,阿离若是知道,势必不会原谅朕的,可是他不知道,那时他已经什么都不会知道了,那些人,打着所谓‘清君侧’的名号,暗中谋划,把阿离从朕的身边夺走了,还口口声声说什么,为了江山社稷,甘心赴死。”
“说得真好听啊,一个个倚老卖老的老东西,好像朕有多在意身后之名似的,那些虚妄之事,朕何曾在意过。既然他们想死,朕索性就成全他们的一片赤胆忠心,用他们的血,祭奠阿离的在天之灵。”
“虽说陛下所做之事,耸人听闻,但是,臣似乎可以理解陛下的心情。”若易地而处,他不会比顾琛做出更理智的选择。
顾琛轻嗤一声,道:“也罢,朕知道你现在心急如焚,晟王妃在给悠儿挑媳妇,莫大人的心,只怕早不在这里了,去吧,等你忙完私事,再替朕办事。”
“陛下是打算彻底清缴前朝余孽?”
顾琛将玺绶扔在桌上,擦了擦手,道:“姑且算是吧。”
莫怀轩颔首,脚步略显匆忙地退下。
顾琛却眯起眼,看着桌案上,叶恒之上表的奏折,是关于改善水利良田的法案,难为他一个翰林院二把手,心里总记挂着民生大计。
他提起朱笔,在奏折上画了个圈。准奏。
任凭莫怀轩那般聪明,却也不会想到,前世,他是死在叶恒之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