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主看着陈文海苍苍的白发和佝偻的背,忍不住回忆起了往昔的日子,那时,陈文海还是个意气风发的中年,而他,这个所谓的家主,还是个少不更事又刚愎自用的孩童。
那时,他很好奇,便问陈文海,为何父亲会放心将央家交给他打理,陈文海没有直接回答,却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周朝建立初期,国势微弱,短兵缺粮,又适逢东夷部落众多,时服时叛,成为了周成王的一大心头之患。
一日,周成王见太公姜尚正在与一齐国小孩玩耍,突然想起姜尚正是齐国人,而齐国,却正巧是东夷众多部落中,实力最为雄厚的一支。
于是,周成王叫来姜太公,如是问到:“太师,听闻你乃齐国人。”
姜太公点点头:“然。”
“可知齐国之乱?”
姜太公点点头:“然。”
“可有良策?”
姜太公想了想,问到:“王是要平齐,还是纳齐?”
“此二者,有何区别?”
姜太公说到:“平齐容易,驱燕鲁之兵,便可破之。纳齐难,需长治久耕。”
“当真可破?”周文王闻言一喜。
姜太公点点头:“然。”
“太师可愿为我破之?”周文王一脸期盼。
姜太公摇摇头:“太保可为,太宰可为,太师不可为。”
“为何?”周文王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