哐当!
酒碗砸碎……
秋风肃杀,大地苍凉,漫天残霞中,一匹毛色如墨的乌骓健马,自梁山水泊狂奔而出。一条彪形大汉,笔直地坐立在马鞍上,左掌握拳,右掌斜举着一杆紫缎大旗。
替天行道!
马行如龙,马上的大汉却峙立如山。绚烂的残阳,映着他的浓眉大眼,铜筋铁骨,闪闪地发出黝黑的光彩。
天边雁影横飞,地上木叶萧瑟,健马仰首长嘶,扬蹄飞奔,在西方残霞的光影中,在秋风乱云般舒卷中。
几十骑紧随而至。
王朝兴亡,江湖成败,至此而天地巨变,风云激荡!
……
战鼓雷鸣,青州的校场上正擂鼓聚将。
大宋的兵制是有问题的,这一点绝对没错,不知兵的人统领大军,文人统兵,太监监兵。
武将永远弱于文人。
校场之上,若是一一问名,熟悉的有:青州指挥司统制“霹雳火”秦明,青州清风寨副知寨“小李广”花荣,东平府兵马都监“双枪将”董平,东昌府守将“没羽箭”张清等等。
他们只是执行者,真正的大人物自然是东华门外唱名的官。
钦差,大太监监军,指挥使,知州,刺史,都尉……
济济一堂!
“朝廷的意思,各位同僚可已经知晓!”大太监尖着嗓子问道。
“公公放心,我等必解官家之忧,解朝堂衮衮诸公之忧。”
大殿里,堂而皇之点着一根线香,本是祛除异味之用,这群官员嫌弃这里是军队大老粗的地盘,有汗液的酸臭味,要点香祛除异味。
此时,这根线香已经在微风中摇摇欲坠,剩下不到一寸的火头。
线香的根部就缠着一圈圈黑色的粗线。
武二郎再次远离了大殿一段距离,他是都头,小小的差役,青州城安保大队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