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大掌柜行礼落座。
路大顺心里却是又惊了一次。
钟大掌柜方才那番话也是在告诉他,就算钟大掌柜真的做错了什么,也有王妃这个珠子来处罚,同样做掌柜的他跟本就没有资格和立场私下里做小动作。
路大顺的额头都冒了汗。看来是他太过骄傲自满,竟然忘了本分,也忘了面前的这些都是厉害的人物,居然得意过头,差点给自己招了灾祸来。
秦宜宁吩咐侍女续茶上点心,又与二人闲聊了片刻,根本就没有半分被夏大掌柜激怒的模样。
这番明显的对比,显得夏大掌柜更加张狂,而秦宜宁越发深长不露了。
“接下来还有两件事要劳烦二位去做。”
“王妃您请吩咐。”
两人应声,都站起身来拱手行礼。
秦宜宁道:“旧都这些年不太平,当年又是饥荒又是战乱,赶上地龙翻身之后,更是民不聊生。我的庄子里虽然养了不少的难民,但到底杯水车薪,也救不了所有的人。不过能够尽力去做的事,我还是不愿意放弃的。所以我打算免除我所辖所有佃户一年的租子。钟大掌柜,还要劳烦你去办这件事,路三掌柜就在一旁协助。”
钟大掌柜闻言,立即明白的点头。
可路三掌柜却有些惊愕。
别人不知道,前一阵子跟在夏大掌柜身边,可是将秦宜宁到底有多少产业都弄清楚了的,虽然那些产业写的都不是她的名字,但那些土地所产的粮食,若赶上个丰年,所交租子都够养活一个军队了。这些租子统统都不收了,那将是多大的一笔数目!
“王妃,您……”
秦宜宁笑着摆了摆手,“钱财乃是身外之物,更何况当年我好歹也曾经是天机子批命护持国运的圣女,问天也做过的,如今不过是蠲些租子,也是我的本分。”
她这么一说,路大顺才想起来,当年他虽不在旧都,可是圣女问天之隆重他也是略有耳闻的,这也就是大燕朝亡国了,否则玄素真人的名字说不定在大燕朝也会如同天机子一般响亮。
路大顺连连点头。
钟大掌柜却明白,秦宜宁不只是想做善事那么简单。
当年她收留过许多的难民,自己出银子买了许多想要逃走的百姓的地,为的是让大家有逃命的银子,可没想到好人自有好报,逄枭率领的兵马进了旧都根本就没有屠城,也没有践踏田地,兵马都是规规矩矩的,那些逃命的老百姓回来之后却没有了去的地方,更没有了活命的营生。
但凡是那样的百姓,秦宜宁都收留了,她的庄子里大部分都是这些百姓。
当初他们都很感念“大地主”的恩惠。只不过他们有很大的一部分人不知道庄子幕后的东家是秦宜宁罢了。如今多做这些,无非就是要让那些曾经受过恩惠的难民再度响起当初的好处,至少在夏大掌柜做了坏事之时不要起什么幺蛾子。
钟大掌柜跟着秦宜宁时间久,猜想的并不错。
秦宜宁还是很自信她的人缘的,就算不提当初收留的事,地龙翻身时她来赈灾旧都和阳县一代的百姓也都应该会记得她和逄枭的好处的。只不过他们没有故意宣扬此时,很多外地后来的人都不知道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