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玄德自从是得到了诸葛亮之弟诸葛均,常常与之共同论道,乐不思蜀,对于他来说,实在是太好了,总是给人乐不思蜀的感觉,常常是和其同榻,共同睡眠,议论国家大事不知道归途,脑子里只有世俗与政治!
对于他而言,也许是只有内心中的事情才可以给他一些慰藉,在事业上兢兢业业的工作,从来不敢懈怠。
却说东吴自孙策死后,孙权据住江东,守父兄基业,不图事业做大做强,只求可以守得父亲基业。
孙权继承大位,承父兄基业,招兵买马,广纳贤才,命顾雍,张肱为人才,招收各方能人奇士。
时有阚泽来到阵前,无论是其勇气还是什么,据都是能说会道,善辣奇才,张肱等人佩服不已,仔细打听,方知是天下名士,字德润。
孙权与其交谈,知此人才华横溢,颇为中用,便封他为重臣。
其后,又有各路贤士来投,分别是彭德城严曼,字曼才,浠水县薛城等。
孙权文武诸人共相辅助,孙权虽然没有如同其兄长那样坐领江东,然而稳坐江东不是问题。
至此,江东的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建安之年,曹孟德大破袁绍,袁绍八十万人马丢盔弃节,死伤无数。
他曾委任使者前往江东,命令孙权派儿子入朝随天子驾。孙权犹豫不决,吴太夫人命周瑜,张昭等人面议。
孙权道:“曹孟德命我遣子入朝,我实在下不了决定。”
张昭说道:“曹操贵为丞相,无论是权力与地位皆在主公之上,主公坐领江东,说白了也只是臣子,如果不听曹操的命令,便是造反!这样就可以给曹孟德攻打的借口了。”
孙权作无可奈何状,愁眉苦脸说道:“这正是我无可奈何之处。去也不行,不去也不行,我以为我现在的地位很高了,但是曹孟德挟天子以令诸侯,比我强多了,无论如何,讨不到好处。”
谈论了许久,周瑜迟迟不开口,周瑜说道:“主公的基业来自于父兄基业,又有天险屏幕,即使是曹孟德尽起人马来犯,又有何惧?”
“如若依曹操之言,送子入宫,他日,曹操若说为了天下百姓要主公项上人头,你也要给他,人质一入,便要与曹孟德为伍,便失去了自由。”
孙权道:“我亦知周瑜此言,眼下如何是好?”
周瑜说道:“我的意思是不派人入,主公,入宫如羊入虎口,主公忍心羊入虎口乎?”
吴太夫人说道:“吾儿,周公瑾之言有理,你不要忘了你兄长的忠告,周瑜言之有理!”
孙权这才坚持信念,说道:“公瑾言,正合我意。我东吴也算是兵强马壮,怎可干那种不合时宜的事情,我意已决,不派人质,曹操乃断我绝路,此路一开,东吴休也!”
“可是,主公,曹孟德兵强马壮,若拒绝,有下江南之意。”
“即便如此,又能为何?我意已决,诸位皆不可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