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农王何在?”高顺呼喊。
“汝是何人?”杨修明知故问,只想拖延时间。
“温侯麾下,骑兵都尉高顺。”
高顺话音洪亮,极具威慑力,使得杨修三人心神震荡,骇然不已。
不多时,杨修故作淡定,“原来是高都尉!不知,都尉至此所为何事?”
高顺虽然不知关上话说之人是谁,却知道他在打哈哈,有意掩饰着什么。
不消片刻,高顺直言道:“开门见山,高顺前来是为弘农王,骗的本将好苦啊!”
杨修闻言,仍旧故作不解,疑惑道:“骗?不知都尉此言何意?”
高顺怒道:“渑池中郎将段煨的幼子,已将前日的真-相告知本将,难道,阁下还想掩饰弘农王的行踪吗?”
段煨的幼子?
是那个幼童!
难不成,张辽漏杀了?
是了,纵使那幼子也被杀,随着段煨的死,高顺也会调查城中百姓和士卒。
该死,如果张辽将其赶尽杀绝,或许就不会有眼下的事了。
杨修闻言,不由得大惊。
此刻,杨修的脑海中思绪翻涌,一时间不知如何回答对方。
不多时,高顺再次说道:“还是让弘农王出来一见,否则明日董相国至此,可不是高顺这般客气了!”
“高顺!你、你助纣为虐,难不成还要对陛下大不敬?”县令长一时没忍住,怒斥高顺。
“陛下只有一位,当今废帝不过是弘农王,何来的大不敬?”高顺反问。
“你、你你你……身为汉人,实为董卓的走狗,可对得起生养你的爹娘,你简直是、简直是……”
情绪激动的县令长话音未落,高顺身后的一位百夫长提示道:“都尉,关上之人一再掩饰,莫非弘农王不在此处?”
“宁可错杀,绝不放过!”另一位百夫长补充道。
高顺闻言,目光不由得再次落向关上,冷声道:“弘农王若再不出来,休怪陷阵营不客气!”
宜阳城小,城关高不过三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