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追查收破烂,收破烂的告诉我们,当天是有人给他钱让他去收这些医用的点滴瓶子。他还告诉我们,由于这种医用的瓶子不好处理,一般平时他都是不收的。”
“我们进一步追查这些瓶子的下落,收破烂的告诉我们,那人告诉他,让他收来之后运到龙泉垃圾站,然后丢在那即可。”李传宝的神色越来越凝重。
鬼知道,这里面有古怪了!我好奇地盯着李传宝。
按照道理,找到了嫌疑人的马脚,依照现代刑侦技术,剩下的活计应该简单得和一加一没什么区别了才是,但为什么李传宝越说神情越严肃呢?
“我们追到龙泉垃圾站,垃圾站的人告诉我们,确实曾经在垃圾站门口看到一堆的点滴瓶子,但是他们已经当做垃圾清运了。”
“我们接着追到垃圾清理点,发现那些垃圾已经全部被倾倒处理完毕,我们根本不可能找到那些点滴瓶子。就算找到,由于受过多次污染,也不可能提取到我们需要的诸如指纹等信息了。”李传宝惋惜地说。
“此路不通后,我们进一步追查出钱给收破烂的人。收破烂的人告诉我们,当时那人戴着宽边眼镜,样子很年轻。我们查了当时的监控录像,结果我们发现——”
李传宝长吸一口气道:“在监控中,那人的面孔显示出一片亮点,根本看不清面貌,我们只能通过体型和模样,大致猜测,这个人大约在二十多岁,个子约一米七五左右,身材适中,看着很健壮。”
“亮点?”我停下打字,诧异地问李传宝。
“我们怀疑对方在眼镜上涂抹了反光材料,就像有的司机给自己的车牌涂上这种涂料,这样监控拍摄到的车牌就是一片亮光……”李传宝解释道。
很强的反侦察措施!看来这个年轻人是个硬茬子对手。
“你们调查诊所的人怎么样?”我追问道。
不管什么样的案件,手法再独特,也要人去完成。只要对方去做,就不可能不留下痕迹。
“我们也很奇怪。诊所就两个人,一个老医生和一个护士,平时不是老医生换药就是护士换药,一般而言,他们是谁有空谁干。”李传宝回忆道。
“那天,老医生回忆,他给沈默换过点滴瓶。护士回忆,她似乎也给沈默换过点滴瓶。通过他们的言语,我们无法判断当时的情况。”李传宝说。
“询问过当时其他看病的人没有?”我追问李传宝。
如果凶手作案的话,在人来人往的诊所,他肯定被其他人看到了。
“询问了,但没有人提出有异常现象,所有人众口一词的说,当天一切正常,既没有看到陌生人冒充医护人员,也没有发生意外情况。”李传宝说。
“根据种种迹象,我现在可以肯定这是一起谋杀案,但是我却根本不知道如何查起。”李传宝郁闷地说。
刑侦警察就是这样,没有思路的时候着急,有思路没头绪的时候着急,有头绪抓不住人的时候还着急,抓住人审讯不出来更是着急。
整个刑警生涯,就没有不着急的时候!
不过,李传宝说的情况还真是奇怪啊,我不禁停止了《迷案缉凶》的创作,凝神思考这个案件。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