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内顿时响起苍蝇般的嗡嗡声。
“你有什么证据?”匡长松问。
“冰!”
“冰?”
“为什么沈菲菲是死在卫生间内?为什么死者穿戴整齐,却躺在打开的淋浴喷头下?”我反问。
这个问题就像字谜的题眼一样,只要能够洞穿这道迷雾,就能够解开凶手的犯罪手法,进而推断犯罪心理和犯罪动机。
“凶手耍了一个小把戏,把我们全部误导了。本月9日,凶手购买了大量的冰块,然后安置在死者沈菲菲的卫生间内……”
“沈菲菲被被害后,凶手将其尸体置放在冰块之上,然后打开淋浴喷头……”
“由于冰块的制冷作用,尸体在一定时间内保存较好,导致我们在判断死者死亡时间上发生重大误判。”我说。
“换言之,沈菲菲是在本月9日被害,并不是法医根据尸体**情况推断的10日。”我说。
“嫌疑人就是买冰块的人!”我断语道。
“不对啊!”我的话音刚落,李传宝第一个跳出来反驳:“学生买冰降温的人很多,这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吧?”
其他人也有同样的疑惑,纷纷把目光投注在我身上,不禁让我对霍达充满怨念——我本不想当着出头鸟的啊!
“沈菲菲房间内有空调!”我把空调两个字咬得特重。今天我和李传宝还违规使用了受害人的空调呢。
“有空调为什么还要买冰块?”我反问李传宝。
“那不一定!停电呢!毕竟是老房子老电路,停电跳闸之类的也不是不可能发生!这么热的天,停电买冰很正常吧?”李传宝不服气地挑战我。
“问的好。这个问题听好了——”我卖着关子说。
“我们在沈菲菲的住处没有发现水渍痕迹,那么冰块去哪里了?”我问道。
“今天我们去现场的时候,看到学生买的冰块都是装在冰桶里面,但是我们在沈菲菲的宿舍没有发现装冰的桶!”
“老吴卖冰的桶去哪里了?唯一的答案就是被凶手带走了!”我自问自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