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冲击眼球的是屋内唯一一张破旧的大木桌,桌子上凌乱的摆放着诸如化工漆、石膏粉、黑鞋油、锉刀、剪刀、AB胶、手持电钻、502胶等。
占据桌子显赫一角的是几块破旧的铜器,个别地方已经被刮的锃亮。
“咦?”张茜一把抓起桌子上的一块小铜镜,微微皱着眉头,专注的打量着。
“看看怎么样!”张之南考较张茜。
“切!”张茜磨砂着小铜镜,慢条斯理的说:“用的是拼接法吧?”
“高!”张之南翘着大拇指夸奖,随后又狐疑的追问张茜:“你不会是猜的吧?”
“这有什么?”张茜指着桌子说:“初级者,把化工漆和石膏粉拌成与铜镜相近的颜色,在素镜上做成各种动物,或者把坏的铜镜用胶水粘起来,再用一张透明薄膜裹起来,擦上黑鞋油,看起来就像南方出土的黑漆背。”
“高级点的,把铜镜坏的部分锉掉,改成小铜镜。甚至还有些作假高手把老铜镜上的锈取下来贴在新做的铜镜上,完全可以以假乱真。”
“你这把小镜子,是从一个大镜子上改出来的。说珍贵,我看你用的料子应该都是老镜子上的,更主要的是,你上锈的手法很厉害,单就这一点,我几乎分辨不出来。不过说到底镜子毕竟是假的。”张茜略微落寞的说。
“上锈手法很重要吗?”我好奇的问张茜。
“当然。”张茜爽朗的解答道:“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采用的是泥范法,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中国专家发表了系统探讨泥范法铸造青铜器的一批论文,查看青铜器物上是否有范缝,就成了鉴别真假青铜器的主要标准。”
“但上世纪80年代末以后,专家们发现新造的赝品青铜器几乎都采用了泥范法。”
“80年代中期青铜学研究专家们发现,古代青铜器铸造中常常会使用一些金属垫片对泥范进行固定,通过X光透视,在商周青铜中往往可以发现铸造过程中残留在器物中的垫片。于是乎这又成了文物专家鉴定青铜器的新标准。”
“然而论文发表以后,上世纪90年代初,市面上就可以看到含有垫片的仿制青铜器了。道魔相长之后,现在青铜器鉴定主要看器物锈蚀情况。”张茜解释道。
“对头!”张之南哈哈大笑,指着桌子上一些散乱的材料说:“你说的全对。这是一块真的假镜子。我用的全部材料都是从这块老镜子上扣下来的。”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先有做旧的方法,再有检测的方法,如此往复,双方技艺比拼,一直在愉快的玩耍。”张茜调皮的玩笑道。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