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利用天网监控系统和人像比对系统确定嫌疑人的时候,我们产生了第二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北河省秦市的人开着北河省秦市牌照的车,跑到江淮市进行一点也不像敲诈勒索的‘敲诈勒索’?”
“经协查,我们了解到,嫌疑人在北河省开车,日子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也是温饱有余,家庭和睦,嫌疑人完全没有动机跑到江淮市做敲诈勒索的事情。”
“这个难题直到我们通过全国人口信息系统查询后才知道,嫌疑人毕才刚的父亲毕有才,曾经在张志军开的小煤窑工作过,并在工作期间因煤矿事故受伤,医治不及时导致半身不遂。”
“综合以上信息,我们可以推断出这起案件的根源不在嫌疑人身上,而是在张志军本人身上。因此程教授提议对张志军进行询问,由此取得案件的突破口。”
“张志军到案后,经过政策宣讲和审讯攻心,承认毕才刚的父亲毕有才曾经在他的小煤窑工作。由于这几年煤炭价格大涨,所以张志军一直在想法设法扩大产能,并将产能和工人的工资挂钩。完成任务的有奖励,完不成的则扣钱。”
“在这种奖励制度下,违章操作便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张志军为了发财,也放任这种违章操作。后来小煤窑出事,张志军为了推诿责任和避免大额的经济赔偿,以毕有才违章操作且和公司没有劳动合同为由,赔偿了毕有才少量补偿后,将其赶走。”
“由于没有足够的钱住院治疗,导致医治拖延,致使毕有才的身体半身不遂。毕有才的儿子毕才刚在父亲出事以后,开车从北河省赶到江淮市就近照顾父亲。”
“知道事情始末的毕才刚气不过,在控告无门的情况下,毕才刚决定恐吓张志军,用毕才刚自己的话说,他要张志军每天生活在恐惧之中,生不如死。”
“张志军第一次接到偷拍自己送孩子上学的照片时,确实没有收到敲诈勒索。但正是因为没有相应的敲诈勒索,更让心里有鬼的张志军害怕。于是张志军报了假警。”
“在假警中,张志军谎称受到了20万的勒索。当时张志军既不想把事情闹大,也不想放过躲在暗处可能的威胁,所以杜撰了20万这个不大不小的数字。”
“毕才刚这个人虽然初中文化,但是反侦察能力很强,同时给自己留够了退路。比如,他给张志军寄照片,除了照片之外,没有任何其他言语表示或者暗示。毕才刚去幼儿园打听张志军的儿子,也只是指着张志军儿子的照片问这个小孩在不在学校,除了这个其他的他什么也没干。”
“毕才刚做的这一切很成功。可是毕才刚错误的认为,由于张志军报警了,张志军并没有生活在恐惧之中,毕才刚决定亲自出手。”
“他以上错车为退路,强行上了张志军的车,准备口头暗示之后就离开,但他没想到我们警方的反应速度这么快,惊慌之下,以为事情败露的毕才刚抢车逃跑。由于他在江淮市生活过一段时间,加上是老司机,这才让他从天罗地网一般的抓捕行动中逃脱。”
我说完了,酒桌上一片寂静。
“所以,毕才刚后来定的是寻衅滋事罪,而不是敲诈勒索罪。由于张志军报假警,受到拘留五天的治安处分。得到了教训的张志军和他妻子主动对小煤窑出事故的家属进行赔偿,这其中就包括给了毕有才一大笔钱。”副市长吕浩道恍然大悟的说。
“还有一个问题,你们怎么知道嫌疑人不是开始信中声称的六个人而是一个人的?”
“太做作!”我说:“其实自始至终我们没有太大的把握确定涉案的就是一个人,但是纵观全案,如果否定了敲诈勒索,那么自然就否定了开始毕才刚信中的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