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没料到太后竟然会有这样强烈的反应,安公公和管嬷嬷久跟在太后身边的老人都吃了一惊。多少年了,他们都没看见太后这样失态过了。后宫的波谲云诡经历得多了,也就波澜不惊了。
安公公就站在太后身侧,不禁又看了一眼,这一眼,他也露出惊诧的表情来。
他没有看错吧?
翠望山上客,庆安寺里人?
庆安寺里,唯有那个人,才会让太后动容了。
安公公发现,如果只看前面的字,除了字迹特别一些,纸张特别一些,也就是一幅书画上品,但是自看过落款之后再看这些字,就发现这些字上面,似带着隐隐流光。
每一个字,好像都不一样了。
如果说之前那百寿图的绣品让人觉得精美精致,细致巧思,那这虽只有六十个寿字,而且,只是书,但这字却好像活的,好像会动。
当然,字是不会动的,只是那特别的排列,那流光,那暗影,使字看起来更像活过来了而已。
最重要的,不是这特别的字,不是那流光,不是那看起来像是活了的字。而是写这幅字的人!
能得到明心大师题字祝福,这应该是太后这些年里收到的最特别,最出人意表的礼物。
安公公奇了,极小声地滴咕道:“没听说明心大师派人送来了贺礼,而且,要是明心大师派人送来的,也不会放在闺秀们准备的贺礼堆里!”
听了这话,太后回过神来,道:“不错!”
管嬷嬷刚开始也是一怔,不过很快反应过来,道:“回太后,奴婢严格分门别类,断不可能出错。这还真是闺秀送来的。想是哪位闺秀有心,去求了明心大师的字,前来为太后贺寿!”
太后一听,微微笑道:“还真是有心。”
她又看了一遍那书法,明了地道:“你知道为什么是六十,不是一百吗?”
管嬷嬷知道太后问的是这上面的寿字总数。她猜测道:“也许是为了排列起来好看?”
太后摇头而笑:“那是因为,出家人不打诳语。”太后今年六十,寿字就是六十个,一个不多,一个不少。
安公公管嬷嬷都一幅受教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