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想要消耗高俊的话,那么必须烧毁他在淮北的粮仓。我还从淮北能够打探到一些消息,据说高俊从南家的临安结出七十万石粮草,并且全部送到了东海,这些粮食可供十万人吃四年。不消除这些粮草,是困不死高俊的。”
“十万人吃四年!”有不少人已经惊呼出来:“南家的仓库里居然有这么多粮食,这米豆怕是能把色楞格河都填平了。”
“本来以为金朝已经够富裕了,没有想到南家更加富裕。”
“还说什么?我们要打下这些地方。”
李泉笑着说:“南家岂止有粮食,各种各样的好东西多的是,丝绸、云锦、砂糖、茶叶,还有各类水果:甘蕉、桔子,这些好东西总是要尝一尝的。”但他随即注意到了铁木真的脸色,急忙施礼:“这一切都要恭听大汗圣裁。”
“我会让察合台注意探查粮草的准确位置,如果必要的话,咱们在征讨完胶东之后就要即刻南下,消灭高俊最后的希望。”
此时此刻,高俊并不知道他的百万粮仓已经被盯上了,因为眼前的浓烟就已经够磨人的了,蒙古人用烟熏初见成效,这几日更是发了狠,虽然闹了几次失误,熏倒了自己一片人,但整体而言依旧折磨的太平军苦不堪言。
温撒普贤奴坐在屋子里静静休养,闭着双眼调试呼吸,作为全军数一数二的鹰眼,他被特批不用参与在烟雾区执勤,免得那烟雾熏坏了他一双火眼金睛。
而在这几栋房子以外,绝大部分营地都处于烟雾的下烟区。这些烟雾并不能说多浓,还到不了咫尺不可见的地步,但是多呆一段时间就觉得眼睛酸涩,喉咙难受。
纳牙阿有耐心,高俊也很有耐心,太平军顶着浓烟坚持了好些天,偶尔趁夜突袭,也绝不贪功。
能烧的木料越来越难找,纳牙阿也不敢派出太多的人去伐木取材,烟雾的攻势已经逐渐的淡了下来。
高俊对战场形势有一个非常准确的估计:完颜合达他们是挡不住铁木真的,必然会退往登州、宁海州等地,只要渡过了泰山与大海之间的通道,蒙古铁蹄就可以在胶东较为平坦的地区自由施展威力。
在此之前,高俊一定要趁着蒙古各支军队相距较远的机会,争取打垮纳牙阿,他正在筹划一场大反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