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着粮仓的人我有认识的,当年也被高郎君就过,大家对郎君心怀感激着呢,我去想办法说动他们,这样的话劫粮草就更有机会!“其中一名河北降军说道。金朝的时候,三国类的故事已经很流行了,刚才赵汝凡说曹操,官渡之战曹操劫了袁绍的粮草,这个故事多多少少大家都听过,刚才一问粮草如何,大家都明白了其中的含义,立刻就有人自告奋勇。
大约片刻之后,这些河北降军从容的下了山,各自捡回了自己的武器,装作是没有什么事的样子,返回了滩头的营地。
而这个时候,赵汝凡则点了手下一位县尉的将——此人原名叫应小二,大名应成,本地人,原本因为生计所迫参与了红袄军,一路做到头目,因为主动投降高俊而被得以被收编,最后还做了朝城县的县尉。
此人的武艺其实比较稀松,但是却水性极佳,甚至能仅凭着一根芦苇杆横渡整个南旺湖,在赵汝凡的命令下,应成找了一群水性上等的好汉,秘密加以训练,准备作为渡河前锋。
按照计划,山上的太平军会率先发起攻击作为掩护,把滩头河北敌军的主力吸引到这里来,随后突袭部队分别以小船和泅渡的方式横渡水面,在梁山外集合,然后去劫粮仓。
在这群好汉训练的同时,梁山上下的战斗愈发激烈,最初的休整过去之后,郭宝玉指挥河北军发动了猛烈进攻,蒙古骑兵在这里起到了极大作用,他们通过突袭截断了山后两关通往山寨的道路,将两关内守御的民兵和百姓全部杀死,以至于梁山后道尽赤。
然而深夜时分,太平军又组织了敢死队发动突袭,将敌军赶下去,夺回了一关。
郭宝玉未尝没有想过发动大规模的放火烧山,反正这几天雨也逐渐停下来了,但是前思后想,攻打梁山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粮食,一旦把粮食都烧毁了,那么夺取此山又有何用?
为此,双方步兵在山林里面激烈搏杀,大队人马潜伏在林木茂盛的地方,在敌军找过来之后就发动突袭,随后又在援兵赶来前撤退。
山前各关的战斗最为激烈,郭宝玉不愧是后世名将,指挥分配得当,让赵汝凡这个二把刀感到左支右拙,不能抵挡。
根据战后的计算,山前头道关,太平军民兵百姓战死两千余人,还有一名县尉阵亡。而敌军也抛下了六百多具尸体。
尽管整座用木头搭制的关寨都染成了红色,但依旧是在太平军手上,在此处避难的百姓源源不断的下山支援此关,杀光一批就再上来一批。
最为可怕的还是蒙古骑兵,即便是茂密的树林也无法阻止他们驰骋,这群人阴森的出现在各个地方,留下一大批太平军的尸体,然后就转向另一个位置。
这样激烈的攻防战持续了半个月之久,茶茶心疼的看到赵汝凡甚至长出了白头发。事实证明,蒙古军攻坚的水平正在稳步提高,如果仅仅是死死守卫而不主动出击的话,河北军马确实能将梁山啃下来。
但是,即便是战斗如此激烈,赵汝凡依旧在关键问题上保持理智,没有让应成他们过早出战,这群人每天都在练习如何渡水,不断磨练技巧;那群河北人也不断地把消息传递过来,足足准备了半个月之后,赵汝凡才准备出击烧掉敌军的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