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来就碰上了泉子父女,两个人也换上了新衣服,见到高俊,忙不迭的躬身道喜。
“新皇登基,普天同庆,蒙古人退兵,以后又有太平日子可以过了。”老郎中耷着三角眼睛,遮掩不住喜色。泉子也深呼了一口气,甜甜的笑了:“是啊,总算是熬过去了。”
没过一会儿,高俊那个憨厚的蒙古侍卫红着脸回来了,手里捧着一个小布包。
“什么情况?”高俊吃了一惊。
“主人,殷姑娘给了一份大红包,这里面是几大坨银子呢。”
高俊好奇的接过来一看,殷去寒给了五块泰和重宝,足足50两银子。
“呃,这……”高俊当然知道殷去寒不是故意在自己面前炫耀,但是50两银子已经足以把他砸得迷迷糊糊的了,这段时间高俊手头急缺钱。
“先把这些钱收起来吧,回头交到工公帑内统一使用。”
过了几天之后,高俊再次接到了押运粮草的任务,由于蒙古与金朝已经公开议和,派遣使者,所以这次蒙古人没有为难高俊,高俊安安稳稳的拉回了上千车的粮食,不但百官俸禄得到了保障,完颜珣甚至下令赈济灾民。
中都城内开了十几家粥厂,这一切信号似乎都强烈地传达了一个信息:情况正在向良好转变,蒙古入侵只不过是近两年来一个噩梦般的插曲,很快就要消失了。中都市民们奔走相告,对未来又充满了信心,至少泉子父女就是如此,他们回到家里好好收拾了一下院子,当初闯入的灾民打破的瓶瓶罐罐全部重新购置新的,准备重新开张。
这段时间,费文孝利用放假的机会,一有时间就往这里跑,干起活来一个人顶两个,很快就把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只可惜泉子的父亲对这个大头兵显然并不客气,如果换做平时性如烈火的费文孝早就动手了,二是军队给他搭上了一个辔头,而现在这个缰绳却握在了泉子的手里。
然而,在一天上午,高俊正在埋首桌前,仔细思考何志也最新来信,考虑有关食盐专卖的问题时,殷去寒突然风风火火闯进他的屋子,高俊惊讶的看着她失去了往日的端庄与平静,取而代之的是焦急和悲痛:“高郎君,求求你帮帮我!”
“怎么?”
“岐国公主要被送到大漠去了!”
高俊也写了手中的笔,万万没有想到,这种事情最终还是不能避免,更加没有想到的是,他和殷去寒要直接面对这件事了。
“你这是从哪得知的消息?”
“内侍局,我在宫中伴读公主十年,在内侍局里面当然有些耳目,可以知道这件事。”
“内侍局?那说明一切都晚了,蒙古人已经选定了岐国公主作为和亲者。”高俊有些颓然,这段时间太忙了,他完全忘记了这桩事情,忘记了历史上岐国公主将会被送往大漠,他甚至一点准备都没有,不知道该怎么面对痛苦的殷去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