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令!”
“张大春,即刻括石灰、木材、油脂、锅釜等守城器具备用!”
“得令!”
“路哲,探知城门启闭机关,搜检箭楼、城堞,画出布防图来!”
“得令!”
签军的命令很有效,李铭亲自带人签军,把兴济县城内的居民全部驱赶到粮仓内,此时情况紧急,也来不及多解释,居民们哭哭啼啼,抱着一点家产躲进了粮仓。
不过半天时间,高俊就征集了一千四百多名壮丁,把能用的武器都下发之后,高俊对于坚守兴济县四天更加有了信心。
就在当天黄昏,何志也的船队摇摇晃晃的开进了兴济县。如果高俊这个时候反悔的话,还可以让他的军兵上船,现在西北风正猛烈,他完全可以带着自己所有的军兵回到大名府。
两个人在粮仓公廨见了面,彼此一时无言。
“把签军壮丁的家属全都送到景州去,之后再继续南下,一定要保证安全。”高俊郑重地嘱咐。
“不运一些粮食吗?赵汝凡那里压力特别大,原本每天还能拿到一升粟米,现在肯帮忙的壮丁只能领九合粟米,其他人只发四合五抄。”
高俊虚弱无力的摇了摇头:“你的船装不了太多,如果装完人之后有余力的话,那就装一些粮食,但优先要把人送出去。”
何志也点点头,两个人起身告别。“回去告诉赵汝凡,准备训练民兵,过段时间就用得上了。”
蒙军的移动速度非常快,何志也前脚刚刚到达码头,蒙军的觇骑后脚就抵达城外,靠城外游荡的数百名骑兵,城头上一片惊叫之声。
“诸军警备!”潘正大呼,承局们敲起了木柝,急促的敲击声督促军兵和民夫做好准备。
签军壮丁的家属已经开始上船,范有田带着军兵急切的呼喊着,让妇孺老人赶紧登船。
李铭的军兵已经撤出了兴济县县城,临走还不忘放一把火,趁着敌军的觇骑还没有到城下,李铭率军迅速撤回粮城。
“等会儿,邹县令怎么不见了?”一名文书疑问道,高俊这才发现,从中午开始就没见到邹乃济。
刚刚进城的李铭一拍大腿:“没错,我看到他回县公廨去了,你们等着,我去把他叫回来。”说罢,讨来一匹快马,就吆喝着开门放他出去。
看着靠的越来越近的敌军觇骑,高俊一咬牙:“放李军使出去!”
“一块儿去!”僧虔也解开一匹战马,城门一开,两个人飞马奔出。
此时的兴济县城内浓烟滚滚,赤红色的火焰正在蔓延,两个人冲进洞开的城门,沿着通衢街直奔县公廨。
邹乃济已经沐浴更衣完毕,穿上官服,桌子前面放着一沓厚厚的书稿,闭眼高唱《赤壁赋》。
“大江东去,浪淘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