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看出这个山口的布防有多么严密。
西式战略布局,虽然虽然不如东方人那么讲求阵法与文化底蕴。
但其呈现那种外松内紧的现代感,使得岛津聪忧心其中内部处处陷阱。
在他的推演下进行了很多次的冲锋,都会被反力场破甲弩造成重创。
此刻在兵力上,联邦军也只是稍占优势,经不起太大的消耗,前赴后继的进攻方式是不可取的。
如果此刻能把自由军拉到平原上决战,或许岛津聪还是有很大胜算。
而如果让岛津聪进入山口,却有极大的败算。
这也是理所当然,在财阀世界为了这场战争一直在进行军备竞赛的时候。
洛卡斯共和国却把更多的精力都投入了这条防线的布局上,似乎他们又一次猜到了这次联邦军会从什么地方发起进攻。
二十多年前的第一次长夜战争,郑常达建议从熊岛进入玛丽伯德平原,其一项主要判断认为,南极当时根本没有财力堵住这个山口。
可二十多年过去后,随着洛卡斯共和国的建立,南极的财力物力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若再以当时的思维去判断,用华族的一个成语:刻舟求剑!
可一类保持静态思维的人,在财阀世界的高层绝不在少数。
当然决策层的事情,是岛津聪无法干涉的。
他只需要根据目前的情况,做出最准确的判断。
这仗打起来很艰难,岛津聪的判断也得到了郑鸿博的认可。
虽然郑鸿博有急于救出父亲的心态,但在战场上这种事情是急不来的。
他父亲的命是命,数万将士的命也是命。
这种心态正式郑常洛对他的教导!也是判定暮阀继承人的标志之一!
朱亮、杨松成等人对郑鸿博至今所表现出来的冷静与果断表示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