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灵看向刘辟非道:“如何又是借公肥私了?我就不明白了,燕地百姓何时变得低人一等了?就因为他们的王现在是大将军?大将军既然是他们的王,难道不应该多为燕国的百姓考虑一下吗?”
公孙援道:“朝廷也欠其他各郡国黄河治理基金的钱,别的郡国尚能体谅大局……”
韩灵道:“废话,这些郡国加起来收的钱,都没有燕地百姓捐的多。公孙相国离开前,不是将燕地刮皮三尺吗?”
公孙援脸色一变。他早该知道,有韩灵在,形势肯定不利于自己,但没有想到韩灵这么能说。
“韩灵,你过份了!”刘辟非怒斥。
韩灵还要再说,却看到刘郢客一直在朝自己摇头,韩灵只能不再言语。
刘辟非道:“燕地百姓过的如何?如今只有韩嘉一面之词。但韩嘉一上任,便向长安求援,这种畏难的情绪要不得。黄天霸一人到达巴郡,不是将巴郡治理的很好吗?他应该向黄天霸学习一下了。”
刘辟非又对司马隽道:“你回去与韩嘉说,朝廷会情拨给款项,关于黄河治理基金的事情,请他不要再提。否则,就请他辞书一封,莫要做这个燕相了。”
刘辟非言辞激烈,竟是对韩嘉多有批评。谁让韩嘉只顾及自己的名誉,一味发泄自己的情绪呢?韩嘉既然作为刘辟非的臣子,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他此时要做的应该是为自己分忧,而不是要债。
韩嘉显然没有认识清楚自己的身份。他是刘辟非的臣子,做事情不能只为百姓考虑,否则只会站在人主的对立面。
司马隽讷讷请退,待司马隽离开,刘辟非问刘郢客:“你如何与司马隽相遇的?”
刘郢客道:“昔日我曾前往蓟县寻找哥哥,司马隽当时担任驿馆卫士。我二人在驿馆相识。”
刘郢客所说。却是楚汉战争结束前的事情了。刘郢客去蓟县时,刘辟非已经出发前往钱塘,因此并不曾与刘郢客相遇。
听了刘郢客的解释,刘辟非这才点点头道:“你还是不要管司马隽的事情了。燕国的事情我自有处置。”
刘郢客已经看到刘辟非对待司马隽的严厉态度,当下应承了下来,他抬头看了一眼公孙援,最后什么也没有说,向刘辟非请退了。
刘辟非这次没有强留。
待刘郢客走后,刘辟非脸色立刻沉了下来,公孙援赶紧上前道:“大将军,关于燕地的事情,臣之前也是糊涂……”
“你为何要拦住司马隽的陈情文书?”刘辟非冷声问道。
“臣是害怕司马隽在朝堂之上大放厥词,造成朝野动荡……”
刘辟非脸色终于缓和了下来,尽管公孙援这样做有自己的私心,但不可否认,燕国索要黄河治理基金的事情,若是被直接诉诸朝堂之上,不仅对公孙援影响不好,对于自己的声望,也是沉重的打击。
“虽然如此,你也不该连我也隐瞒。若你是尽心为我做事,我自会体谅你的苦衷。你明白了吗?”
公孙援大喜,道:“臣晓得了。”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微信关注“优读文学”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