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举动,很快惹恼了燕国。熊滨海亲自带领舰队,袭击了齐国沿海各县,捕其民。齐国最富庶的县都在沿海。曹参不得不将好不容易征召起来的部队,分兵部署在各县。济水之南,便还只有少量齐兵,用于应付刘邦发布的命令。
这一场小规模的战争被许多人当做伯侄二人战争的开端。
但谁也没有想到,十一月,匈奴围马邑,韩王信不敌,投降匈奴。匈奴人破马邑,整个关中都为之振恐。毕竟,失去马邑,匈奴便可长驱直入代地,威胁西河,西河若再被拿下,匈奴军便可进入关中。
据说刘邦得知消息后,在宫殿之中破口大骂,不知道骂得是匈奴还是刘辟非。但比起刘辟非,虽说攘外必先安内,匈奴却是不得不先一步解决。否则,与燕国作战,匈奴便很有可能以代地为根基,威胁汉军粮道。
刘邦的打算是,先灭匈奴,之后便一鼓作气,拿下燕国。他断定,刘辟非这个孤傲的人,必然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与匈奴合作。这是他刘辟非的傲气,却也是他的软肋。
刘邦举全国之兵,将三川、敖仓的军队,全部调到黄河以西,自率西河军先来到了邯郸,发现韩王信竟然不占据邯郸。
刘邦与众将笑道:“韩王信既然叛乱,不占领邯郸,我知其无大志矣。”西河军在邯郸安歇一日,遂继续往北进军与韩王信部将王黄遭遇。
双方展开激战,其中刘邦兄刘仲子刘濞,率领一队骑兵,直冲王黄,斩王黄于马下。王黄部没有了主将,自溃,刘濞持王黄头见刘邦,刘邦大喜,道:“有侄如此,韩王信何愁不灭。”
刘濞却很有志气,问道:“比刘辟非何如?濞亦想要立功于社稷,为陛下驱逐叛将封臣。”
刘邦看着这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小子,笑道:“若稍长几岁,或可相当也。汉家天下日后要靠汝等守护了。”
刘邦既击溃王黄部,乃分兵攻略附近叛变的城池,为尽快结束战事,颁布诏书,只杀韩王信一人,凡举义投降者,一概赦免之。在这种宽大的政策下,汉军势如破竹,高歌猛进,拿下了代地的许多城。
这种打胜仗的快感是刘邦从来没有体会到的。他不由得望向东方,等这里的战事结束,他便要向东用兵,刘辟非又该用什么战术来抵达他六十万势如破竹的汉军呢?
蓟县城,王府。刘辟非得到通知,说匈奴使者前来拜见。
刘辟非引匈奴使者进来,匈奴使者将一封布帛书信交给刘辟非,刘辟非拆开观之,却是须卜居云写给自己的。
须卜居云在信上道:“燕王别来无恙乎?今汉帝国皇帝兴兵除灭诸侯,韩王信恐,故臣服我匈奴,以求活命。居云自知,将韩王信与燕王相比,有辱没之嫌。然念昔日之情谊,愿为燕王谋之。”
“汉皇帝乃凉薄之徒,我大匈奴愿牵制汉军主力,燕王若是能截汉军粮道,则汉军必将自溃。匈奴所图者,财货也。燕国所得者,天下之权柄也。若不早图,必被汉王图之。如何抉择,唯君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