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给青衣侍卫指的路并无差错,“冯氏药堂”的招牌匾额就在眼前啦!
青衣侍卫停下来,示意后面的黑衣侍卫也停住了马车。
当然,“冯氏药堂”便是冯老爷子开的医馆,坐落在孙家庄大街的正中央,这位置倒是十分好寻呢!
青衣他们兄弟四人下马后,将马匹全部绑在医馆门口的拴马桩上。
由于已经入夜了,华灯初上,因此大街上基本没瞧见啥行人,大伙儿便将马车靠街边停放。
青衣侍卫和绿衣侍卫陪着刀疤脸和王权一道儿进了医馆大门。
黑衣侍卫和红衣侍卫便去附近的店铺寻人问路去了,他们当是想要弄清孙大官人开的“朋来客栈”具体位置究竟在哪儿。
话说冯家世代行医,这十里八乡的郎中多半都是冯老爷子的徒子徒孙,他当属一枚宗师级的人物。
冯老爷子开的医馆当是以治疗跌打损伤为主营业务。
当然,“吃瓜群众们”肯定清楚,这古时候的医者多为自祖上一辈接一辈传承下来的。
冯老爷子这身本事自然也不例外,“冯氏药堂”的药膏秘方便是冯家祖传的。
不必说冯老爷子的药膏有多神奇,也不必说“冯氏药堂”凭着这膏药赚了多少银钱,单单这孙家庄周围一带的乡邻们,皆会以“冯氏药堂”的药膏为日常必备品啊!
因为孙家庄周围一带皆为山地,乡邻们常在山路上行走,所以跌伤摔伤当是常有的事儿。
“冯氏药堂”的存在,便极好地解决了乡邻们治疗跌打损伤的日常需求。
瞧!即使入夜了,“冯氏药堂”中依然灯火通明,时而不时还有患者来医治或买药膏。
此时,冯老爷子正全神贯注地忙碌着,他在为一个摔得腿骨断裂的小伙子治伤呢!
那个小伙子半躺在病榻上,嘴里“哎哟,哎哟”哼哼着,仿佛在唱歌……
“爷爷,你歇会儿,先去用好晚膳!这接骨、上药的活儿就交给我来做吧!嘻嘻嘻!”一个小女娃走出来脆生生提议道。
“哎!婉儿,你接骨时动作轻缓些!这位小哥腿骨摔得断裂开了,当用‘九转拧拍手法’为他接骨……上药膏时厚三分,把药膏抹得均匀些……最后夹板子绑扎时动作要麻利轻快,不可使粗劲儿,免生疼痛……”冯老爷子仔细叮嘱婉儿道。
“爷爷,您老放心!这些我都知道啦!咱都干十几年这种活儿了,对我来说还不是小菜一碟嘛!”婉儿一脸自信道。
“哈哈哈!”冯老爷子的爽朗笑声在医馆内回荡。
天哪!眼前这么个小女娃,充其量也不过十几岁,居然敢自夸干活儿都干了十几年光景,这岂不是有一些托大的嫌疑嘛!
嘿嘿嘿!那是因为“吃瓜群众们”可能对于这个小女娃不甚了解吧!
当然,这个小女娃敢说出这等话,确实也没啥毛病。
原来,眼前的这个小女娃便是冯老爷子的小孙女冯婉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