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眼中,一时有一个迷醉的眼神。
这种事情,钱汝君认为多说多错,少说少错,但是皇帝会提出来跟她商量,而不是找别人商量,如果她不说一些有用的话的话,其实是不太好的。
但是如果她说出有用的话,但又不符合皇帝的心意,如果最后不能够把皇帝说服的话,她的下场可能会很凄惨。
但是想了想,钱汝君就笑了,她有什么凄惨的?她又不在朝廷当官,皇帝也不会把她抓去砍头。
而削掉钱汝君的封地,那要看金麦城同不同意。
如果金麦城不同意,马上就会起战争。
金麦城起战争,最可怕的事,就是皇帝会没钱了。
重新被打回穷人。
当过富有人家之后,再被人家打回穷苦的生活,对皇帝来说,大概也是不可接受的吧!
钱汝君不领朝廷俸禄,顶多就是把赚来的钱大部分都送给皇帝,去发展国家。
所以把金麦城打掉,真正损失的会是皇室。
如果说她不爱国,那么在大汉就没有人能说比她爱国了。
供养皇帝,够爱国了吧?
钱汝君贡献出去的是很多人的心血。
她的能力就是结合了更多的人的心血,来替大汉这个国家服务。
钱汝君只想把事情做到最好,而不是单纯地把生命送掉。
钱汝君知道,如果要她们奉献生命,她的手下会愿意奉献生命。
毕竟很多人都视钱汝君洗脑的,就算不被钱汝君洗脑,忠君爱国,本来就是这个时代的主要论调。很多人都是认同的。
当然有这些特别的理想的都是吃得饱穿得暖的人。
如果是一个吃不饱穿不暖的人,谈到忠君爱国,他估计听都听不进去,他只想听哪里有食物可以吃,哪里有衣服可以穿。
保暖的是**,其实人只有在吃饱穿暖的时候,才能够去考虑更多的东西。
所以皇帝大概是吃的太饱,才会考虑把皇帝位置让出去。
现在皇帝的精力还很充足。考虑这些,是有点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