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都市小说>穿越八零:军少狂宠暴力妻> 第329章 知青到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9章 知青到来(2 / 4)

就这样,陆悠每天除了干农活以外,又多了一个任务——研究空间。

为此,她还特意去书店,买了数学和物理方面的书籍,每天狂啃。到最后,又发展到华夏的哲学,从诸子百家,再到马列思想,东西方文化……

陆悠充电的行为,对重新找回空间有没有用暂时还不知道,但对于引导四个孩子的学习热情,却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

都说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言传身教,比传道受业更直观,也更有效。

四个孩子就像突然激发了学习的潜能和热情,学习进度可谓一日千里,好似个个都变成了天才,令陆悠震惊。

孩子们进步巨大是好事,但对于懒懒散散的陆悠来说,这就是赤裸裸的打击啊!

她一个活了几十年的大人,在学习方面的自律性竟然还不如一个孩子?这怎能不令她汗颜?

从此以后,陆悠除了干活,就是看书,可谓争分夺秒。

家里的女人和孩子都在用功,顶梁柱秦建国也没闲着,他比之前更着急,也更努力,见天地往深山跑,没有一回空着手出来。

现在局势严峻,秦建国不敢只在一个地方卖东西。这附近的几个县市,基本上都被他跑遍了,换回粮食和票券,或者书籍古董。至于金银财宝一类的物品,他很少换,除非对方只有这些东西。

如此过了两个月,春末初夏,进山大队迎来一批知识青年。

其实,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件事,从五十年代就已经开始。到六十年代初,国家因为接二连三的出现灾荒年,经济方面出现了空前的困难时期。

再加上国际问题严峻,大量国际援助项目裁减员工。为了缓解城市压力,大批量的知识青年从城市来到农村,支援国家建设。

前几年,知青下乡是光荣,那时下乡的知青,心态稳定,且抱着建设国家的热情,比农民还能吃苦。可随着城市压力越来越大,下乡知青越来越多,这种情况开始发生改变。

现在下乡的知青,跟前面几批相比,完全是主动与被动的区别。

可以想象,抱着这种心理下乡的知青,是否真的能够融入农村,建设祖国。

进山大队因为地理位置偏僻,又穷,之前是没有安排知青下乡的。

但现在,下乡的知青人数过多,比进山大队更偏僻的山区都分到了知青,更别说进山大队。

书记亲自赶着大队唯一的牛车去接人,回来的时候,还召集社员们去大队开会,欢迎知青的到来。

秦建国又去了深山,陆悠锁好门,代表全家去大队开会。

也就是在这里,她看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分到进山大队的知青一共有五个人,其中,戴眼镜的白瘦青年叫潘子豪,是个十八岁的高中生。另外还有个男青年是潘子豪的同学,叫鲁军,身材高大,五官硬朗,就是有些咋咋呼呼,看着不如潘子豪稳重。

另外三个都是女知青,最大的才十七岁,叫杨柳,特别瘦,好像严重的营养不良。最小的叫雷佳佳,刚满十六岁,长得又白又嫩,队里大半未婚青年都在偷偷看她。

最后这个……也就是让陆悠意想不到的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