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唐朝地主爷> 第二十五章 诡运(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五章 诡运(1)(3 / 4)

家家户户机杵声”

这几句话一出,牛吃草也明白了, 是说徐清来了之后,吃得饱了,力气也足,耕完田地还能做些别的手工活儿,牛吃草咧嘴一笑:“少爷,他们在唱你呢!”

徐清倍感欣慰,这就是民心啊,看来我做的事情还是有作用的。这也许就是成就感吧?

可这些儿歌是谁传唱的?难道是百姓有感而发,徐清摇摇头,心道沧州这些地方还是有人才的。

在被几首儿歌刺激了一下后,徐清忽然这个刺史当得挺有味道的,于是愈加有兴趣去思考如何开发海兴了。

围着几天的打探下来,徐清瞧出来了一些端倪。

农业社会嘛,制约经济发展的无非就是土地,种粮食不能多产,那个地区就会穷。徐庄在没有徐清的大改造之前,也是贫困得不行,一旦修了渠,挖了井,立即改天换地。

海兴海兴,依海而兴,有了这个名,却不副那实。

海兴由于近海,境内三分之一的土地是滩涂,还有三分之一的土地是盐碱地,剩下的可耕之地不多,还是比较贫瘠的土地。从而出产就少得可怜,果腹也很勉强。

那有人问,怎么不搬迁出去呢?要知道,在后世,还有些贫困村庄的人,有许多“乡土情节”的人,穷到穿开裆裤也不肯迁移。

徐清想的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海兴面对着这么一大片富饶的海洋,就算是靠着捞海货也不必如此贫困啊。

只是徐清不知道,因为交通和保鲜技术不行的,加上下海风险太大,宋以前,华夏古代海洋渔业一直不发达,偶尔有几个渔夫,也只是比弃民好不了多少。

思量片刻,徐清觉得,海兴县的出路还是要从海洋上找。因为有一种安全易得的东西,在这一片海取之不尽,且利润颇高。

骑着驴,徐清慢慢行近海边。

事实上,徐清还是挺激动的。来唐之前,他还没见过真正的大海呢……

看电视里面,那个海边:细沙碧浪,阔远无边,咸风徐徐……捡贝壳,拾海螺,听海的呼唤!多美……

可……徐清问清了路线,跟着指引到海边一看,傻了眼:“牛吃草,你看见海了吗?”

“没有……”牛吃草摇摇头。

“你给了那指路人多少钱?”

“五文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