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这些人家中一冬消耗一千斤炭都还是少的。
特等精炭和一等精炭都是供宫中所用,他们不敢屑想,可二三等精炭每年就供应那么多,也就紧着各府的爷们以及当家主母等用,嫡出的子女有时候都得好炭和赖炭掺和着用,姨娘和庶子女就只能将就三四等炭了。
现在各府听说了姚金炭,全部闻风而动。
“想不到你还能弄到这好东西,不管,你得匀我个千儿八百斤的,否则我可不依!”这是和沈夫人交情好的,说话亲近还带了些耍赖的腔调在里头。
沈夫人一脸无奈,“好好好,等新一批炭货一出来,就给你。”
“不行,你说个地儿,改明儿我让人去取。”
“你现在要,我也没有啊,等有了我第一时间让人送你府上去。”
“沈姐姐,别忘了我们。”
“还有我们高府——”
.......
林老夫人皱眉,太原府何时出了个品质好的新炭,她怎么都不知?她看向李氏,发现李氏的脸色很难看,这是怎么回事?
“沈夫人也真是好运道,穷乡僻野的地方也能让你寻到这么好的炭。”一道声音突兀地响起,语气中不乏酸味。
众人回头一看,发现说话的人是杨太太,皆目露了然。
这周家凭关系做的正是木炭的买卖,主要还是售卖银丝炭,如今姚金炭风头正劲,品质又狠压银丝炭一筹,妨碍到周家了。但沈家势大,周家无法,只能说两句酸话泄泄愤。
要搁往年,大伙儿为了府中能有足够的炭火,少不得要捧她一捧。现在大家一门心思都在沈夫人在姚金炭身上,对她颇为冷落,难怪她说话冒酸了。
众人的目光让杨钥紧紧握着她娘的手。
沈夫人垂眸,手绢轻甩,大约是同行相忌,因她也经营了炭铺(但论规模是比不上周家的),以前这姓周的对她就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但她那人吧,你教训得疼了,她求饶。但过一阵子又得犯,没脸没皮的记吃不记打。
“运道嘛,自是有一点的,但我要说的是,这烧制姚金炭之人,你们也认识。”
她们也认识?不可能吧?这上了品级的姚金炭再怎么贵,烧制它的都是匠人手艺,她们怎么可能会与匠人结交?
沈夫人道,“这人说起来还和南阳侯府有些渊源。”
林老夫人心一突,姚金炭、鹿渭镇、与侯府有渊源,不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