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深信真人之言,但不知这次‘九阳逆劫’究竟逆的是什么劫?”钟庭道长疑问道。
“老道我法力尚浅,也不曾推演出来,不过张天师曾授有一偈:九气九阳重,应劫在神钟;若要逆劫道,九钟血染红。以此可见,此劫是个凶数啊!
现在九钟已出,九阳已动,劫数即将来临,我等九人应气而聚,必要同心协力破了此劫,护佑人界。”田真人说道。
话至此时,钟庭道长已然深信不疑,但谭忠和魏益却依旧云蒸雾绕,不甚明白,毕竟二人虽有神气加持,但依旧不过红尘俗体而已。
为释众疑,田真人便又领众人回到洞厅九口石钟之前,吩咐他们一一对应石钟,观看神迹。
果然九口石钟显出各人的清晰影像来,并且各有钟位之名:
第一位、田汢真人,应中天钟;
第三位、华盖,应从天钟;
第五位、风玉堂,应睟天钟;
第六位、谭忠,应廓天钟;
第七位、钟庭,应咸天钟;
第八位、魏益,应沈天钟;
第九位、朱阙,应成天钟。
第二位羡天钟(月钟),第四位更天钟虽然不曾会聚,但两口石钟的钟面上也现出一女一男二人的模糊影像,这是九阳妙气本是同生,才相互感应显露出来的缘故,但因这两位天选之人的妙气离此颇远,感应较弱,所以显示的影像有些模糊不清。
众人观像完毕,钟庭道长不禁问道:“这羡天钟和更天钟上、也已经显示影像,真人可知这二人究竟现在何处?”
“人海茫茫,不知何处。”田真人道。
“那何时才能九阳聚义?”
“劫数来时,自然聚义。”
“真人所言极是。”钟庭道长谨言道,“弟子此来霸山,原不是赴这‘九阳’之数,而是协助谭司仓押送物资到归州府去,恐怕要向真人辞行了。”
“无妨无妨……天道冥冥,自有定数,你们去吧。”田真人淡然道。
“弟子等告辞了。”钟庭道长屈身稽首。
谭忠和魏益随后恭敬行礼辞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