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该庆幸这还只是个开端,如果再过三五年,赵佗次第消灭了三郡境内残留的小国家,一统岭南,汉越联姻,彻底稳固了群众基础,到时候就算他不称王,也会成为岭南事实上的王。
“郡中,像这个四会县令一样的人多吗?”胡亥换了个方向,“赵佗任命的亲信,都是这般不堪吗?”不至于,毕竟赵佗后来可是建立了南越国的武王,若用着一群乱七八糟的手下,恐怕早就被百越人驱逐出境了。
秦嘉道:“这我也不清楚。这县令刚上任没三个月,据说从前是赵郡尉军中文吏,专司与朝廷文书往来的。再者四会乃是偏远一县,赵郡尉真正的心腹都先紧着往五岭关隘上安排了。据说……据说赵郡尉御下极严的,他在外出征安阳国,恐怕还不知道四会县令在此放肆之事……”
“你是关中人?”胡亥打量着秦嘉。
秦嘉一愣,道:“是,我是十年前跟随屠睢老将军来的最早一批秦人。”
胡亥道:“你在此已有十年,那么对五岭地势可熟悉?”
所谓的五岭,实际上就是指南岭山脉中五个相对来说比较高的山岭。
自东而西分别为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和越城岭。
秦嘉会意,道:“可需要地图?”
他命人取四会县地图来。
距离四会县最近的关隘,乃是连江沿河所设的阳山关与湟溪关。
相比较而言,最近的当是阳山关。
“您看,从阳山关沿着江水一路南下,这是北地入越的五条新道中最短、最快捷的一条。”
秦嘉在此地做县尉十年,对这些颇为熟稔,又道:“在赵郡尉封锁粮道,断绝与北地的联系之前,阳山关南下的这条水路也是商船最繁忙的一条。”
李甲问道:“那么繁忙的生意,突然给停了,当地的商人没有怨言吗?”
秦嘉道:“怨言自然是有的。可是赵郡尉手握重兵,黔首就算有怨言,也不敢说的。”
胡亥盯着地图上阳山关所在,只要过了阳山关,就是大秦的长沙郡。长沙郡再往南,就是南郡,而南郡西北就是汉中郡!他距离咸阳,只有三郡的距离——只要能过了阳山关。
阳山关,是南越国西北的门户。
“你可熟悉阳山关附近的地貌?”胡亥问道。
秦嘉回忆着,谨慎道:“我当初随屠睢老将军南下之时,曾经走过一次阳山关。山路陡峭倒也罢了,倒是连江上游,两岸峰连壁立,崖高岭峻,乃是天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