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玄幻小说>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综]> 第8章 大汉华章(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章 大汉华章(6)(5 / 6)

郅都的故事里面的确有贾姬的存在,但是这个贾姬是不是贾美人就不知道辣,因为贾美人的故事非常少,明明生了两个有名的儿砸来着。

不过从她的位份上来说,就很微妙啦。

其实最后留下记录的时候她是贾夫人,夫人是仅次于皇后的存在,但是同时所有的妾都能被称为夫人,故而有时候王姪也会被叫王夫人(尤其是影视剧)但王姪一直到封后,都是美人(第三阶)

王美人的妹妹最后也是夫人,不过这位生的多死得早,估摸着是后来被封的,肯定不会越过王姪被封夫人,这里便不说啦。

郅都是个牛人,可惜死的太早。

作者君划拉来划拉去,还是把郅都拉过来了,历史线上他应该还在做太守捏。(敲黑板)历史考题别写错哟。

现在的华北平原是凉爽湿润的大陆性气候,雨带在西汉还在黄河沿岸。

稻谷的早熟晚熟其实和日照还有气温有关系,但其实也和品种有关,也是经过一代代筛选,培育出了早熟稻和晚熟稻。

要解释的话就是……生长期,和需光度,还有对气温的耐受不同引起的差异叭。比如有些种子在还是小崽崽的时候喜欢温暖,不耐寒,那它就只能晚些种下去,有些可以接受十来度的气温,就早些种下去。

悄咪咪说一句,在三国卷里头说过的一位杂交小麦的李振声先生,他在培养杂交小麦的路上其实是往抗条锈病方向走的,但是这条路实在太难了,加上他使用了“远缘杂交”技术,拿牧草和小麦进行杂交,可谓不可能,于是他就报上去旁的研究项目,譬如抗倒伏、增加分蘖、产量增加、抗旱等等,上头要成果了就拿一个副产品交差,最后“骗”着研究经费把最终成果给做出来啦。

花了22年。

南袁北李的李其中之一就是这位,这位我在三国卷介绍过啦,这里就不说了捏。

古代人不太会搞品种的优化,当然也不是完全不搞,但是最大的谷穗基本都是……祭天用的。

啧。

看清朝电视剧的时候,作者君就看着拿传说中“汇集了全国一年中最大的种子”弄成的五色土还是五色坛的,就在想,这拿过去做基因优化该多好啊!

多浪费啊!

啊!!

对了中国古代文化其实有些非黑即白,就是不太喜欢摇摆不定的东西,譬如紫色,当然我们知道这颜色在后来很尊贵,但是一开始它是被人嫌弃的,因为说它夺蓝、红之色而成,就感觉这丫不是很正宗呀。

相对于而言我国一直都更稀罕类似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或者非黑即白这种感觉。

摸下巴,可能因为我国古代文人多有关,所以比较讨厌那种没有气节的人叭。

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我国主要花功夫就放在了肥料上,在这一点上还是很厉害的。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