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我的三国有些乱> 第416章 都在行动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16章 都在行动下(4 / 4)

“是呀,大人!”韩馥帐下主管冀州府库钱粮的长史耿武道:“虽然我很不想说,但是又不得不说。前番讨董会盟,我们冀州出钱粮无数,如今府库已空,若非今年风调雨顺,秋收可喜,冀州万民才得糊口,不然冀州都要饿死人啊!”

“这个,这个!”韩馥听麾下三个重臣如此一说,连征求的本意也无法说出口。

“别这个,那个。”麴义从席位上站起身,大咧咧地说:“我要去练兵了。至于给不给钱粮,又给多少,我不管。不过该发的军粮军响可不要少!”

麴义说完,向韩馥施了一礼,旁若无人地径直而去。一看就知道这货不是第一次如此,持才傲主。

这样的麴义再能练兵打仗,也难逃一死啊!除非战死在疆场,不然那个人主容得下如此放浪形骸,目无尊长的麴义。

“你!”韩馥手指麴义的背影,哆嗦着又说不出话来。想了想叹道:“袁本初外示于人宽弘大量,其心却是有仇必报。若我不予其钱粮,冀州必有兵灾也!因我之故,让冀州生灵涂炭,我心何安!”

真以为韩馥糊涂,其实他什么都知道。只是每个人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连人都有优缺点,何说一件事呢!得失之间谁又会说得清?

“大人差矣!”长史耿武又道:“大人今应其求,明日复索,何时才是个头?就算大人答应,也得问问冀州万民答不答应。希望大人勿做失民心之举呀!”

长史耿武的话,让本就无比纠结的韩馥更加苦恼得无以复加。韩馥的脸色一时青,一时红,一时白,真的是十分精彩。

“大人,不如这样吧!”一直没开口的几个人中的辛评说:“我们可以回袁盟主,稍候时日,等秋后征粮完毕,府库有盈余,再斟情借予之。”

辛评辛仲治,颍川阳翟人,和鬼才郭嘉是乡人,还有弟辛毗,皆一时之才也。

辛评是人才,为人却不咋的。好斗,与同僚关系一般,跟同为韩馥帐下重臣审配就不和,时常会出妖蛾子,这货在历史中还叛韩投袁。

不过让人很奇怪的是,投靠袁绍后,虽然说还是拉帮结派好斗,但是对袁氏忠诚不二。

辛评忠于袁氏,即使在袁绍官渡大败后,也不离不弃。那怕袁绍亡故后,辛评保袁谭,袁谭又是节节失利,面临灭顶之灾,也是没有弃之而去,可谓从此从一而终。

历史名人对辛评的评价就很中肯。钟敬伯云:“评亦汉子。”毛宗岗道:“辛评之死,胜辛毗之生。”嗯,不管怎么说,辛评都是条汉子,他的死比兄弟的活来得轰烈。

“大人,辛大人之见我不敢苟同之!”与辛评一直不搭调的审配及时开口反对道:“要么现在多少给点,要么就干脆不给。如此推诿拖延,不是给我冀州惹祸么?”

没错,这个审配就是辛评的政敌,更是当年和沮授一起率众在冀州清河县县城门口,拦路索要蔡邕万卷藏书的家伙。结果差点被刘备挖了个大坑给埋了。

相对而言,审配可比辛评强得不止一点半点。从才能上而言,审配守城牢不可破,善守。从忠节上而言,审配能慷慨赴死。河北多名士,谁如审正南?

如果说缺点,审配也有好斗之性。历史中在投袁后就和逢纪一起,与辛评和郭图一党斗得不亦乐乎。甚至到不问对错,只为反对而反对,为斗而斗。

就像今天,无论辛评说什么,审配都会跳出来反对。若在没外敌的情况下,这倒可以平衡一个势力,不让一家独大。反之,很可能让一个势力消亡。

如历史中官渡之战,不就是内斗得太厉害,而让袁绍的大好局面付之东流。当然,如果不是袁绍,而是曹操,或者说主公得力,属下也不敢斗得这么欢。

世事无常,从来如此矛盾,在偶然中有必然,在必然中又充满着无数偶然,还真让人无比的无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