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进入了这圈子,得到了甜头的人,才知道之前自己是多傻多无知。薄利多销,资金回笼快,加速再次生产。明明是良性循环却被目光短浅之辈以为是世界末日。
刘德然对此很有天赋。在商会里也是做得风生水起。有刘备背书,现在他是没什么生意不敢沾手。
粮食,盐巴,生铁,麻布,甚至成品半成品的军械也敢收进卖去。有个坐东的大佬在后面,不虞没人买单,想不混得风生水起都不行。
今天刘备又出台了商税。在免三年黎庶的赋税同时,这涿郡刚刚成型的商业市场必须规范,统一登记注册后,这商税也好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这无可厚非。
刘德然亲自找到刘备,不说涿郡的商人不肯交商税,而是说刘备出台的商税太轻。相比于商人所获得的利益而言,差不多是九牛一毛。
说商税太轻是小事,重点是从前秦至汉以来,商人的地位十分低微,有人甚至有为难之时宰一批商人以解燃眉之急。这种事类历史上屡见不鲜,连商人本身都认为理所当然。
横竖看诸大世家豪门,就没有以商业起家的。商业一直是附庸,商人一直是附庸。金钱从来服务于权力。
这与历史中袁术袁公路不屑剥削于治下黎庶一样,他是不把广大黎庶当人看,当成了一群蝼蚁。这与把商业和商人不当人看是异曲同工。不过都不妙。
明眼人,目光长远的人,才会知道广大黎庶才是这社会的根基。没有他们,上层会轰然倒塌。甚至冷死,饿死。
可是有人知道而不说,有人明白却选择遗忘,有人无知而变本加厉,有人愚昧却身居高位。于是乎,根基还是蝼蚁,商业仍是贱业,商人亦在寻找依附。
这也是刘德然来见刘备的根本原因。刘德然习惯性认为离开刘备他只是一个混吃等死的小胖子,最多现在变成了一个大胖子。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涿郡没有刘备,会黄巾军肆虐,会民不聊生饿死无数。涿郡的商业没有刘备,更无从谈起。
而刘备内心的想法是,想让人们明白商业的重要性,明白民以食天,明白只有丰富的物质生活才可能有崇高的精神追求。
想让身边的人知道自己很重要,甚至人人平等。明白每个人都有生存的权力,有学习知识的条件。只有在温饱之余才能谈道德素养。不然所有一切都是扯淡。
当刘德然一副为刘备着想的语气,一副刘备好傻的神情。刘备知道自己任重而道远。改变还需要漫长的时间。
“备哥哥,小弟以为商税太轻,九牛而一毛于事何补?不说四合院及郡府的支需,双峰岭下可五万余张口要吃要喝。”刘德然躬身恭敬道:“上头也三天两日来讨要呀!”
“德华老弟呀,当年我为你取表字就是期望你德馨双全。为己更能为人,最好胸怀天下。”刘备答非所问。
当年刘备初穿越而来,对后世的一些人事难以忘却,加上对穿越之事难以释怀。才为刘德然取表字德华。德华在后世的评价多高,最少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吧。
刘德然听得有点茫然,自己的表字又与商税有毛关系?就算个人品德又与利益能挂上多少钩?大公无私为国为民又与商人商业有多少纠葛?
刘备对刘德然的反应不意外,今天他能来敢来就说明了太多问题。
“月有阴晴圆缺,行商亦有盈有亏。我们不能只看人家光鲜亮丽的一面,只看日进斗金的一刻。”刘备叹道:“人家起早摸黑,人家血本无归,有谁知道?”
“杀鸡取卵固然解一时之困,可非长久之计。只有细水长流才是生生不息之机。”刘备目视刘德然道:“回去好好想想,想明白了我让你去会天下四大豪商。如果想不明白你永远会局限于涿郡。”
刘备说完,转身品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