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一听,满身的鸡皮疙瘩瞬间掉了一地,打了个冷颤笑道:“不好意思,我对男人,尤其像兄台这样威武的汉子不感兴趣。”
“好啦,不开玩笑啦。”张飞忍不住笑了笑,觉得少年挺有趣,越发想结识一番。于是正色地挥了挥手自我介绍道:“我乃涿县张飞张翼德。”
“我乃常山赵云赵子龙。”少年亦认真地回道。其实对张飞也十分欣赏,刚才只是故意为之。少年人嘛多少有点少年心性才正常。
“子龙,你应该比我小吧?”张飞打蛇随棍上,连人家表字也称呼上了。这应该是受他大哥刘备的影响。
赵云并没隐瞒,大大方方地说:“云今年十七虚岁,不知翼德是?”
张飞哈哈大笑:“正好,正好,我十八虚岁,我为兄,子龙为弟。”
“翼德兄好,不知可认识涿县刘备刘玄德否?”赵云一听张飞是涿县人,刚才就想问这个事儿。
“怎么,子龙贤弟认识我大哥?”张飞吃了一惊,难道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可是张飞硬想不起大哥刘备什么时候提过赵云。
“大哥?翼德兄姓张,刘备怎么会是你大哥?”赵云根本没想过义结金兰这一码子事,只因事关重大,所以才有此一问。最少对于赵云来讲,还是很重要的。
张飞微微一笑,把刘备十年前留诗及桃园三结义等事原原本讲了一遍。张飞对大哥刘备的尊重,甚至是崇拜,是人就听得出来。
“原来如此!”赵云点点头,沉吟了一下才说:“我倒没见过刘备大哥,不过刘备大哥是我家的大恩人。”
“哦,子龙贤弟没见过我家大哥,那又为什么会成为你家大恩人呢?”张飞十分有八卦的娱乐精神,他知道其中肯定有曲折而有趣的事儿。
“我兄妹三人,家兄身体一直不太好,寻医问药皆不见效。十年前恰好刘备大哥和典韦大哥路过常山。”赵云开始娓娓道来。
其实赵云一直随师尊童渊在山上修练,前几年因放心不下身体不好的大哥和年幼的小妹,赵云回了趟常山。赵云回家才知道兄长的病早被刘备治好了。
赵云自然还知道刘备赠金之举。加上小妹赵雨对刘备也好话不断。因此赵云对素未谋面的刘备以大恩人视之。对于正直侠义的赵云来讲,点滴之恩必以涌泉相报。
“我大哥确实早年和典兄弟游历天下,大哥的岐黄之术也确实非凡。”张飞知道这事是真的,却不忘为大哥说声好话:“大哥呐,可从来没提起过。子龙贤弟你也不必放在心上。我觉得大哥可不是图人家报答而为之是不是。”
“翼德兄差矣!刘备大哥是仗义疏财仁德无双之仁人君子。我岂能做忘恩负义之人?”赵云双手乱摇道:“此次下山,我就去涿县刘备大哥处,力所能及报答一二。”
“子龙贤弟这么说也有理,受人之恩当报也。”张飞心中窃喜,他只差没说子龙你投奔我大哥吧。既然赵云是这么想的,他还有什么好说的。只有为大哥又添一员绝世猛将而高兴。
“对啦,子龙贤弟你又为何跑到这里来了?你家不是常山么,该不会你师尊带着你一直在这边陲塞外吧?”张飞想不通赵云为何会出现在幽州边境,这与冀州常山没半毛钱关系不是。
“还真是这么回事。”赵云点头道:“师尊居无定所,为了找适合修练之所,带着我不知搬迁了多少次,走遍了无数名山大川。前几年才来到这边陲草原大漠中。”
赵云指了指照夜玉狮子说:“这匹马就是师尊在大草原上折腾了月余才捕捉的,当时还是小马驹!”赵云说话间很是动情,看来是想念刚分别不久的师尊。
“怪不得。”张飞很是理解地说:“你师父对你真好,何不接老人家一起去涿县呢?”
“我倒想,可是涿县我都还没去,怎么可能带师尊去呢?再说师尊临别前就说过,一切随缘,有缘自会相见。”在赵云说时,之前与师尊相处的一幕幕浮现脑海。
赵云出神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甩了甩头说:“让翼德兄见笑了。不知翼德兄又为何在这里?”
“这是大哥的安排,说黄巾军到底是大汉子民,讨伐黄巾还不如抗胡打异族。所以我和另外两个兄弟颜良和文丑就在白马将军麾下抗胡。”张飞大咧咧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