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人士上来不讲心灵鸡汤,直接来了一场现实劝退。
做笔记的家长都愣了,看着写了一堆的建筑学广阔就业前景,最终默默的在后面写了一句“这专业有点儿难”。
之前还有心情问自家孩子“会不会”的家长们,初步了解建筑学之后,立刻展开了网络搜索,准备深入了解这一行的前途,连剧情都没心思看了。
然而,第二集结束,他们握起笔发现——这又不是一项万金油专业。
镜头前坐着的是传说中的白大褂。
这位头发花白的白大褂老医生厉害了,医学博士、教授,并且是博士生导师。
他上来不谈医生就业前景,直接告诉观众,自己每年平均要做200多场手术,手上带着五名博士生,有三名已经读了四年还是没能毕业。
他说:医生这个专业钱和名气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责任心和对医学的热爱,选择了这一门专业,必须彻底贯彻活到老学到老,天天都是小高考的原则,不能轻易被病魔打倒,也不能轻易说自己决定放弃。
毕竟,我们医生就是要对别人的生命负责,容不得半点闪失。
如果说家长们第一集还没反应过来,第二集听完老医生语重心长的话语,再迟钝也意识到了。
《校园战争》给出的大学专业指南,不是告诉观众什么专业好就业,什么专业有前途,而是告诉观众:择业慎重,切勿跟风。
第一周亮出两位专业大能,瞬间就在网络上掀起了讨论热潮。
“感谢韩老师,我妈终于不逼我去学建筑了,因为我说不想年年高考还去工地搬砖。”
“我从小就想当医生,好想当杨医生的学生啊啊啊,不知道明年高考分数够不够A医大。”
“才两集,介绍的专业都这么可怕,突然好奇后面要介绍什么年年高考、天天高考的魔鬼专业了。”
“我法学必须有姓名!”
“生物工程了解一下,我一周六天住在实验室,数显微镜下面的毛状体数到眼瞎,最后怀着报效祖国的心海归,除了外包公司收不到一份offer啊啊啊!”
《校园战争》带起了题海论战,又带起了专业比惨。
各种热门但惨、冷门也惨的专业纷纷刷屏,让吃瓜群众大开眼界。
那些立志要为金钱奋斗的学生们,还没毕业先被课题追赶,又忙又累穷困潦倒。
那些从着“我长大要当科学家”,真正选择了科学专业之后的学生们,发现自己又忙又累别人还觉得他们轻松。
隔行隔山的误会,借由这次的专业推介,展开了一场大面积的澄清大会。
还没等到下一次的《校园战争》,大学生们纷纷站了出来为学弟学妹现身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