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我接这部戏,听说是情景剧,做好准备过来了,导演跟我说投资一个亿!”
“你们看我演财迷的时候,捧着那陶瓷罐小心翼翼的样子,不是演的,而是我真的非常小心翼翼,生怕一个手滑摔了。那个陶罐,据说价值六百万。我那一刻立马角色附体——亲娘咧,六百万的罐,拿来装什么才合适啊。”
“还有大家说来说去的戏服,虽然看起来是粗布的,据说纯手工定制,所以我们说台词底气特别足,绝对不是演技。”
“我演的角色有个台词,写的‘我那些个发钗玉镯,明天都要点一遍,生怕被贼偷了,担惊受怕’,当时我都不用入戏,直接本色出演,就按我每天开演之前清点首饰数量的那个感觉演。”
主创们对徐思淼的吐槽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说出来了,他们争先恐后倒苦水,言语表情却透着对大财主的喜欢。
情景剧的投资一般不会很多,但是拍这部戏,住得好吃得好穿得好用得好,开拍前还签协议,上面的免责条款还写道:道具失踪、损坏,乙方不承担任何责任。
甚至导演和编剧都说:“除了那几套国宝级茶具,别的东西坏了就坏了,大家千万不要有负担,放开了演。”
轮到韩训,作为金主的小情人,他决定为徐思淼挽回一点点颜面。
他说:“周导给出的拍摄预算是三千万左右,考虑到演员辛苦所以提了一些片酬。但是徐总对这个项目期待比较高,要求实景布置,古董文物,真金白银的首饰和纯手工戏服。但是我们仍旧想回归情景剧的本质,贴近生活,尊重事实。但是徐总或者刘冶制片过来的时候,又会给片场加一些昂贵的新东西,比如纯手工的铜镜,西洋古董钟,弄得我只能临时改台词,配合道具的突然出现……然后拍完,周导就会一脸哀怨的看着我说,韩老师啊,您能不能叫徐总别烧钱了,钱就该用在刀刃上。”
周导一听,笑出声,“对,我说了这句话,结果韩老师一脸严肃认真,问我‘红刃还是白刃’?”
曾经被绿林小七一句“红刃还是白刃?”的呆萌情节笑晕的观众,在这段访谈出来的时候,观众已经能够想象出韩训严肃的脸说出这句台词的样子。
“啊啊啊韩训为什么不演小七!”
“人设不符,但是我也想看一脸严肃搞笑美绝人寰的小七!”
访谈结束,获得关注最多的还是编剧韩训。
长得漂亮,说话谦虚,导演夸他、演员夸他,一口一个“韩老师”,显露出剧组人员对他的喜欢的尊敬。
只可惜,韩训的经历如白纸一般,没有其他作品,没有轰轰烈烈的传奇故事,连微博都没有。
直到老顽童文鹤山转发了一条微博,韩训在网络上才有了身影。
韩训说:“感谢大家对《绿林好汉》的喜欢,但是我没有创造任何角色,只是对经典的致敬和改编,大家觉得搞笑是因为经典传承在记忆里,突然变得亲切、前卫起来,就会觉得有意思。我没有做什么,这部情景剧最重要的是导演对画面的把握和演员的出色演绎,一切都是他们的功劳。”
周易坤转发:是韩老师的功劳。
演员纷纷转发:是韩老师的功劳。
他们都见过韩训在片场临时改台词的场景,周导有时候的怒发冲冠说这段不行,那里表现能力不够,这位剧组里最大牌的编剧,半点怨言都没有,皱着眉头开始改台词,还让演员帮忙念一段找感觉。
所有人都知道,这部情景剧能有一个亿的投资,都是韩训拉来的。换成其他剧,这就是带资进组的超级大牌,谁也不能得罪,可相处了一段时间,大家都喜欢这个一脸严肃认真写出搞笑台词的编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