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叹道:“南王近些年蠢蠢欲动,太平王世子曾对朕说,他那堂弟同太子生得有九分相似……你是太子的亲哥哥,朕信得过道长教出来的弟子的品性,若要选一人担此大任,只有你可以信赖。”
洛飞羽哭笑不得,“……您把话说到这份上,摆明了不给我拒绝的机会。”
皇帝抱歉笑了笑,“朕不愿强迫你。从你‘早夭’的那一刻起,就不算是皇家人了,如何选择都是你的自由。”
洛飞羽……深深叹了口气。
他对这种软刀子最是没辙。
“……您想让我怎么死?”
隆庆听到这话,就知他是答应了。他眼中露出温善的笑意,显得十分仁厚,“你可以自己决定。”
……
隆庆六年,金鹏国重臣上官木化名霍休,利用波斯远道而来的传教者,指引教众肆意纵火、献祭邪灵,祸乱中原,狼子野心,在囚禁数月后,判斩首示众,财产充公。
天子仁德,念异邦传教人心性单纯,且也曾竭力阻止霍休为恶,特网开一面,算他们功过相抵,不予追究。
只是这个“邪教”,的确还是有些麻烦。
昔日太.祖立国时,视“明教”为犯上作乱之人。如今这个“邪教”,同百余年前的那个明教正是同宗。
言官们为此吵了个不可开交。
一批人认为,太.祖就是出身明教,若无明教驱逐鞑虏,哪来的今日大明江山?先祖背弃明教众人,本就有失道义。考虑到当时山河初定,安邦之举无可厚非,如今形势不同,一味将之视为邪教,颇有不妥。
另一批人则认为,祖宗遗命不可违,太.祖都说明教不能留,现在若支持明教发展,岂非公然打脸九泉之下的祖辈?如此不孝不义不忠之举,断不可取。明教能被一个霍休利用,说不准就被第二个霍休利用,应引以为戒。
可惜后面这批人一个骂不好,就会连太.祖一起骂进去,故十分束手束脚,战斗力不及前者。老朱自己就是明教坛主的事,实在抹不过去。
朝堂百官吵得脸红脖子粗,最后隆庆轻描淡写将一碗水端平:
“否认明教,就是否认先祖;但若放任其发展,亦有损先祖颜面。就从中选一可信之人,授‘光明使者’之位领导教众,特许他们在西域便宜行事,但不得到中原传教罢。”
本来大明对西域就常年放任,不少大臣建议过收复西域,但这么多年都还是没管。西域势力复杂是一方面,大明没那个精力管也是另一方面。
再者,西域商路远不如从前,经济价值也没那么高了,战略地位自然下降。所以近些年,西方才屡屡有诸如石观音、玉罗刹这样的魔头出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