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方的众人都在等大儒们的策论题目。
一盏茶的时间,最为德高望重的大儒作为代表出题了。
“温庭洲,我朝百姓几乎每年都要遭受各种各样的天灾,请说出你的治灾良策。”
这题一出,下方的众人皆惊,这治灾良策年年都有新策略,要说出个所以然来并不容易,大家都想听听温公子的法子。
温庭洲沉吟片刻后开口了。
“关于治灾良策想必大家都十分熟悉各种各样颇有成效的赈灾法子,我在这里说说我的一些浅见。”
前来观看的官员们纷纷坐直身子。
“天灾不可避免,但我们可以人为减轻灾害,我的解决策略从两个大方向入手,一是灾前预防,二是灾后救济。”
众人听到这个答案一点都不意外,只是有点失望,不过想想温公子的年纪,又觉得理所应当。
“灾前预防措施大家也有所了解,我就在这基础上加入我的浅见,比如建仓储粮,一直以来用的都是赋税征收的粮食,我认为还可以由朝廷出部分银钱或颁诏旨勒令各地乡绅富户捐输,在各村镇府州建常平仓,丰年时出陈易新,灾年时通过平粜或散济的方式救济灾民。”
常平仓……利民又实用。
在场的官员们脸色微微一凝,这确实是个实用好法子。
人群中的举子们忍不住大赞一声好,他们当中有不少出身寒门的举子想到大天灾时,各地粮仓赈灾的粮食不是不够就是派发的都是陈年积粮或者发霉的粮食,就觉得这个法子好。
既能保证充足的救济粮食又不会让百姓吃发霉的粮食。
“灾前预防我就提出一个建常平仓的建议,现在要说的是灾后救济,大家都知道灾后救济的策略可以说颇为完善,可以概括为蠲免、赈济、调粟、借贷、除害、安辑、抚恤等方面。”
众人纷纷点头赞同,确实如此。
温庭洲微微一笑。
“我的年纪和阅历摆在这里,也不会乱提建议,只说一个建议就是以工代赈。”
温庭洲当众解释了一下以工代赈的实施细则,众人十分激动,这个法子不错,可以说一举两得,以前怎么没有人提出来。
此时大家对温庭洲早已心服口服。
什么质疑会试黑幕,温公子作弊的流言简直是无稽之谈。
“但是——”温庭洲话锋一转,众人再次安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