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起步,她按照宋朝原来的官制职能,删删减减的,重新给政权和军权内部的各项职能明细划分一下,更详细的列明了升迁条件和监察禁忌。
为了躲避切磋这么一个小坑,林岚毫不犹豫的跳进了另外一个更大的深坑,并乐此不疲。
她各种忙乱的以襄阳为据点,努力的纠正完善立法权,并不遗余力的大量培训人手,觉得人手严重不足的时候。
前线经过几个月的奋战,终于有好消息传回来了。
在黄药师的指导带领下,郭靖附以武穆遗书的帮助,大宋获得久违的胜利,重创蒙古大军,一口气重夺回了三个城池。
嗯,对外的说法都是,荣王世子赵禥,神勇无敌,带领军队,勇夺三城!
重点突出了一下他这个主战领导(?)的勇猛,和他用人的英明,以及手下猛将们的才华能力。
如此振奋人心的消息,伴随着各种段子,立马传播到大宋的各个角落,随机举国震动庆贺。
一直默默无闻的荣王的声望,霎时间,比起皇帝的声望都更高了。
只是原本应该乘胜追击的军队,这个时候却是慢了下来。
原因有二,一是重新夺回的城池,在蒙古人的糟蹋下,损失颇为惨重,战后恢复工作沉重,人手严重不足,防守兵力分散,重新召集训练出更多的兵力也需要时间。
不过,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这一场的大胜,让国人被蒙古铁骑打压的下的自信心再次重新树立起来了,各方的有志之士,不仅仅是江湖人物了,都朝襄阳涌去,期望能在荣王世子的麾下,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林岚将手上新培训出来的人手全扔到新夺回的城池后,终于迎来了新的人才高峰。
重新投入训练人手的工作中去,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其实,大宋并不缺人才,缺的只是一群能正确发出指令的领导人而已。
一场大胜之后,大宋的颓势已去,新势初成!
只要稳打稳扎,光复可期。
原因之二嘛……
也挺戏剧的。
老天仿佛也站在了赵禥这边一般,在以他为名义的大胜传到临安府的时候。
皇帝突然病重了。
嗯,传言是因为皇后病故,聪明的太子也在突然重度病危之中……
总之,临安府各种风云变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