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不,这都九二年,马上九三年了。”舅妈坐在床头上捶着腿。
屋里靠着两边墙摆着两张床,木头床。干部家才有的待遇。老式的铸铁暖气片锈迹斑斑的,不过温度挺足,屋里暖暖乎乎的。
“你爸妈还好啊?”
“还行,我爸就天天上班呗,我妈今年也没出摊了,说打算干点别的。”
“做买卖啦?”
“嗯,刚开始卖冰棍,后来我上初中开始卖水果和青菜,就是有点累,我妈还让车把手碰伤过,骨头都断了。”
“啧,”刘照瑞呶了呶嘴,看着地面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呆了一会儿,问:“身体没什么问题吧?”
“没有,一直都挺好的,连医院都没去过。”
“那就好,那就好啊。”刘照瑞缓缓点了点头:“你就住这吧,家里天天有人,你舅妈天天在家,有没有什么东西?搬过来,别在外面住了,家里能睡好点儿。”
“嗯,行,晚上我把东西拿过来,也没什么,就是一床行李,还有几件衣服。”
“搬过来吧,不嫌乎就跟着吃一口,没有外面的饭菜好吃。”
“我哥和我姐他们呢?”家里就老两口。
“都结婚喽,你小姐都快生了,就开春的事儿,你大哥住在部队那边,他老丈人那,平时到是也不少回来。孩子都满地跑了,闹腾。”
刘照瑞就一个儿子,刘同喜,三个女儿,喜梅梅悦悦俐。刘同喜老丈人是刘照瑞的老战友,一直在部队上干到退养,住在军区干休所,副军职。
刘同喜在部队上任职,住在那边要方便些。
三个女儿都在政府单位上,也都结婚有了各自的家庭。
可能是年纪大了,一提起刘桂新和刘照丰,刘照瑞就有点沉默,有点伤感的感觉,叨咕着我的弟弟妹妹呀。弟弟妹妹呀。
到是对张景义没那么关心,也就是随口问了一句,知道还在,在刘桂新家里养老。
……
晚上,张兴隆兴冲冲的把行李兜子扛到了舅舅家里,这可稳了,有了落脚的地方,不用愁了。至于找活他根本就不太在意,就是少年心性不想回南芬而已。
何况又不缺钱花。
就这样,张兴隆在舅舅家住了下来,晚上回来吃饭睡觉,白天出去找活儿,到处逛,找同学说话,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