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芬虽然只是一个偏远小镇,但也受了感染,街里新建了大市场,从街里到铁山,几乎每条街道两旁的房子能改的都改成了门面。
饭店,发廊,音像店,五金日杂,服装鞋帽,开的遍处都是。
人们聊天再也不是家长里短厂里厂外,谁家又开了什么店,谁家干什么发了财,谁家听说很有钱,什么生意听说现在特别火。
钱开始挂在每个人的嘴上,成为日常的谈资,再也不需要刻意的去避讳。
打架也开始有成本了。
医药费,营养费,误工费,精神赔偿,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从哪个人开始的,很快就蔓延到了整个镇子,打架就得花钱了。
平时大家在一起玩,嬉闹,也会拿这个来开玩笑:来打我,来,一个嘴巴子我给你算二百。
年轻人开始讲究穿戴,到不是有多贵,这年头还没有什么品牌的意识,别人用的东西贵也就是羡慕一下,并不会感觉自己用的便宜就不如人了。
说讲究,是说穿着打扮上开始刻意琢磨,开始有了流行的东西。
红衬衫,花衬衫,牛仔裤,夹克衫,旅游鞋,年轻男女开始知道打扮自己。
张兴隆也买了红衬衫和花衬衫,平时都叠的齐齐整整的,还要用刘桂新的香水什么的喷一喷。
洗了头会跑去偷着用刘桂新的发油抹一抹,再抹点奶液润润肤。
大街上男人们开始流行烫发,吹成各种港台发型,什么刘德华的,小虎队的,三七分四六分,象头,飞机头,发廊成为最赚钱最热门的行当。
技校的学生也有很多男生烫了发,每天吹着板整的发型打着摩丝来到学校,离大老完就是一股扑鼻的香气。
到是女生们这会儿还没开始和头发的斗争,都是一个马尾,或者就是五号头。扎大辫子的也有。
只有中年女人才会去烫一下打理打理,但也并不经常,通常都是过年过节或者会亲访友之前才会舍得花这个钱去美一下。
爆炸头算是这会儿最流行的发式了,还是男女通用的,年轻男人和中年女人共享。
烫着爆炸头,穿着红衬衫外罩夹克衫,牛仔裤旅游鞋,骑辆擦的锃亮的自行车,就是这会儿最时髦也最牛逼的装扮,要是兜里再揣一盒三五或者万宝路什么的,打火机带个响儿,那简直帅的没边了。
能这么打扮的都是有工作的,能挣着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