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
瑾瑜在诗词鉴赏读过这首诗, 是前前朝诗人所作, 玉碗盛来琥珀光,指的是美酒盛于碗中而泛出琥珀一般光晕, 晶莹迷人。
果然是比县试难多了, 县试府试的题目,题意一目了然, 就算没有读过原本的诗句也能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不至于无处下笔。
而这次乡试的题目, 只有一句玉碗盛来琥珀光,若没读过整首诗,单靠联想, 不一定能联想到是描写酒的诗句。
如此就只能按照题面意思着手写诗,很容易偏离“酒”这一主题,哪怕文采出众, 也不能算正确答案。
瑾瑜将题目的字拆开放在纸上, 寻思着怎么凑一首贴合题意又押韵的试帖诗。
顺便暗自祈祷, 希望会试的试帖诗题目也是他读过的诗。
想了两个时辰, 终于排出一首勉强还过得去的五言八韵赋得体,把它从草稿仔细誊抄在正卷上。
清露玉琼浆,琥珀碗中央。
月来波光涌, 齿颊盛暗香。
旱泥冰纹裂, 只叹夜阑长。
畅饮轻陶坛, 振臂呼佳酿。
远观浮岚动,飘渺城浅唱。
朦胧意渐失,不知过白藏。
寒凉侵心髓,把酒青霄朗。
挽樽嘲九重,聊发少年狂。
按照前生学语文的经验,前四句描景,后四句写意,整首诗意境低开高走,就算算不上佳作,也至少能保持中上等的位置。
待把题目做完,三日时间已过得差不多,等待收卷官前来收卷。
这三日,瑾瑜算是看明白了,关在号房内的考生,只要不作弊,其他所有动作考官都不管。
出场日收卷分三批,午前一批,午后一批,傍晚再一批,酉时前清场。
瑾瑜盼着自己是午前一批,他不想在这小破棚里再待几个时辰。
奈何天不遂人愿,等来等去,听外面有人声喧哗,却无人来收他卷子。
瑾瑜只得又在考棚里对付了午饭,午后才有人来取锁收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