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花了一整天, 点废数张稿,才将那幅画从小到大缩放一遍。
瑾瑜从学院回来, 刚跨进门,李林把一沓纸塞过来, 捂着眼睛不去看瑾瑜。
“哎哟不行了不行了, 现在我看到全兄的脸就发腻!”
瑾瑜接过纸张, 瞅一眼吱哇乱叫的李林,“又不是我让你画我, 你这叫自作自受, 活该。”
把李林的画逐一看一遍,瑾瑜看向冬青,“能成。”
“能成就好!”
冬青喜意难掩, 如此便离目标更进一步。
“今日我做东,去吃好的。”
看冬青兴高采烈, 瑾瑜不自觉挂上笑容, 仔细锁了门, 三人寻一个小饭馆,点上几个家常菜,美美吃了一饱。
李林要赶着去湘廊参加府试, 不能在县城耽搁太多时间,以免错过考试时间。
冬青和瑾瑜一起, 将他送至城外。
“别送了, 回去吧, 不出一个月我就会回来。”
冬青挥手道别, “你如今知道点画是如何作的,你要记得好好练习,回来就能着手制作!”
“好,我知道了,我会的。”李林说完,挎上包袱转身离开。
冬青二人看着李林的身影消失在官道尽头,方携手回城。
瑾瑜每日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早晨起床去学院与同窗一同探讨国情抱负,下午用饭后便回自家小院,与冬青一起制作挑花刺绣。
有了瑾瑜带动,陈君然点制刺绣也勤了些,除去读书的时间,几乎五六日就能出一套简单的成品。
若是碰上屏风或是尺寸较大的,得十天半个月才能完成。
每逢瑾瑜和陈君然点出新的花色,冬青就趁两人念书时复制,再把复制品拿去出售。
就这般过了十数日,期间收到村长的回信,称瑾瑜家里人已经收到信件,并请他书信一封带上来。
信的大致内容是今年的庄稼已经种在地里,不好就这样甩手搬走。
而且他们全都搬离清水沟,家里的地和房子归置问题也难处理。
若是卖了倒是有人愿意买,可那里怎么说都是住了几十年的老家,祖祖辈辈的坟地都在清水沟,把地和房子彻底卖出去,他们不安心。
留下房子和地算是留了个根,心里有颗定心丸,实在不行还能回老家重拾老本行,穷是穷了点,但心里踏实。
不卖地和房子,又有另外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