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道:“还记得大帅给您的信吗?信上,大帅可是让您快些给沐英公子完婚。如今周姑娘……”
“你是说周姑娘该救?”
“若不然岂不是违背了大帅的意思?”
“难办啊!”王小十的脸上就好似写着一个“难”字。他的眉头都皱成了一堆,瞧着都让人揪心。“孝孺,去帮我请沈万三。我今晚请他吃饭,叫他务必赏光。”
“明白!”
…………
“公子,王小十给您送请柬来了,请您今晚去赴宴。”
沈万三道:“备车,咱们早早去等着他。”
“现在是他求着咱们,公子您为什么不推脱一阵?”
“傻小子。议和的事,原本就是咱们求着他。如今搬回了一局,可千万不能拿的太过。”
“我懂了。”年轻人道。他就是跟着沈万三学本事的。
沈万三问道:“六叔那里有消息吗?”
“我父亲南下浙江,还没有消息传回来。”伺候沈万三的年轻人是那位看门老者的儿子。这对父子年纪相差太多,若不知情的人听说他们是爷孙,只怕都会相信。
这年轻人伺候沈万三更衣。在这档口,沈万三问道:“你不跟着你父亲学武,跟着我身边伺候我做什么?”
年轻人道:“我父亲说了,跟着您才能学到真本事。就您这一手,扭转了张士诚部议和的弱势,让王小十上赶着求您,这份本事就够我学一辈子的了!”
“拍马屁!”沈万三笑骂道。年轻人被骂的一笑,好似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应天府,朱元璋也在翘首以盼。他对隆平府的事还丁点不知。明面上看,这次的议和之事平稳异常,似乎并未在两部之中掀起丁点的风浪。可这平静的背后所暗藏的汹涌却是让人不寒而栗。朱元璋等的急了,心底暗自的埋怨王小十。埋怨他这么久了,也不记得回个信,好让他心里安稳下来。
一个月前,陆远亲自送回了一封信。可自那之后,王小十就没了动静。好似他这一行人就是泯然于浪花中的一点水滴,不见波澜。
“我是不是错了?”朱元璋自言自语。
“什么对了、错了的?”马秀英适时的出现在他的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