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越两位国公的援兵迟迟未到,二千鞑子骑兵一路南下,一路北上。
谁知道会不会什么时候突然出现在绍兴府?
这个问题,不仅在朱以海和朝廷重臣的心里想,还问出了口。
一旦问出口,就代表着分歧,代表着决裂。
所以,绍兴府乱了。
但就象这世上有坏人,也有好人一样。
区别在于,有时是好人多,有时是坏人多。
任何时候,都有好人。
国之将亡,不乏忠臣义士。
有人宁愿当傻子,他们选择相信吴争,哪怕不信,也当成信。
譬如张煌言。
譬如钱肃乐。
譬如张国维。
又譬如是朱媺娖。
张煌言自认与吴争相交莫逆,虽然不能与吴争并肩作战,但不妨碍陪吴争一起死。
钱肃乐认为,战争总得有人死,可如果人的脊梁断了,那就不如死。与其在逃跑的途中丧命,不如死在大明的土地上,至少绍兴府眼下还是大明之地。
张国维的心思很复杂,违抗监国之命,去为一个百户殉葬,不值得!
哪怕自己很欣赏吴争。
但钱肃乐、张煌言二人的留下,让张国维不能不留下。
大明亡了,知己就是活在世上的唯一心灵寄托,如果连知己都没了,活着还不如死了。
所以,这三人留下了,为得不仅仅吴争,更为他们心中的执念——那个曾经辉煌到不可一世的大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