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大唐医王> 第十七章 定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七章 定价(2 / 3)

看着一脸认真的房奉珠,李元嘉眉头一挑,心中颇为惊讶。

纸这玩意儿,从来都不是便宜物件。

或者说从它几百年前蔡伦改进造纸术,让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开始,就从来不是便宜货。一张纸从采集原材料到打浆、浸泡、粉碎、成型、烘干……期间历时数月,而且纯手工制作要消耗掉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极为高昂。

所以纸这种东西,也从来都不是给普通人家用的。

不过想到这二十钱一张纸的定价,李元嘉依然是忍不住心里叹了口气。贞观十二年间,一斗米才几文钱?三文钱而已。这一张白纸的价格可以买上六七斗,超过八十斤,几乎都够一家子吃一个月了。

然而……

这二十钱一张白纸,还真算不上贵。

要知道李元嘉所说的一张,可不是普通书本的大小,也不是李家纸坊那种可以用来写『毛』笔字、甚至画画的大小,而是真正的一大张!

这个纸张的大小,是从一开始就被李元嘉给定死了的。

长四尺,宽两尺八寸八。

没人知道李元嘉为什么要制订这样的尺寸,王普他们只知道大家必须严格的按照这个来做,做错了就要挨罚!

而且新华书店还提供了裁剪服务,这一大张白纸最多可以裁剪成三十二张,每一张都是同等的大小,当然裁剪后的价格也会稍微的高昂一些……

总的来说,价格还是很良心的。

其实按照白纸的质量,和之前李家纸坊精品的价格,定价还可以再高一些,至少三十钱一张没什么问题。如果不是李元嘉坚持低价的话,别说三十钱一张,王普他们甚至敢定四十、五十!

毕竟是大唐最好的白纸,卖的贵了自然也有道理。

而且韩王府出品的白纸不光是韧『性』十足,吸墨『性』良好,纸张的颜『色』也不是当下的麻黄纸能比的。普通的老百姓,甚至一些小官们或许不舍得买,但是对于奢靡之风已经渐渐起来的长安、洛阳的权贵们来说,一年花个几十贯甚至上百贯买纸又算得了什么?

只不过一张纸二十钱,李元嘉已经赚翻了。

一张二十钱,王普他们一个月造出一万张白纸就是两千贯,一年下来就是两万四千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