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军门无须操心。”易知足却是一点口风也不露,“林部堂都相信在下,军门又何必担忧?”说着,他含笑道:“还是说眼前的事情,上海这一战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不过,从吴淞口溃败下来的绿营,明天一早最好是退往松江,留在上海,英军会认为是一大威胁。”
“这事知足不用担心。”陈化成道:“明天一早就撤离,不过,老夫要留在上海。”
易知足笑道:“欢迎军门观战。”
宝山县城,县衙,大堂。
璞鼎查双手撑在桌子上看着一副简易的长江航道图,凝神不语,舰队沿江而上攻击江宁的巨大风险,让他不敢不慎重。
义律快步进来看了他一眼,道:“最新情报,溃退到上海的三千多清兵已经向松江府方向撤退,如今上海只剩下元奇团练和心招募的义勇二千五百人。另外,林则徐依然坐镇杭州,兵马没有动静,仍然沿钱塘江部署。”
璞鼎查抬头看了他一眼,道:“江宁呢?”
“江宁没有情报。”义律道:“黄殿元说,一般情况下,江宁的情报是五日一报,特殊情况除外,没有情报就说明没有变化,至于一日一报,至少还的等几日。”
璞鼎查随手拿起桌子上的铅笔敲打着手心,半晌才道:“上海就二千多民兵?”
“阁下,元奇团练可不是民兵。”义律道:“清国正式军队的战力远远赶不上元奇团练。”
“吴淞口炮台极为重要,不能有失......。”
义律抢白道:“没有火炮的炮台,还能称之为炮台?”
“可是,据说上海城外还有六十多门火炮。”
“都是吴淞口炮台淘汰的小炮。”
“意志。”璞鼎查用铅笔有节奏的敲打着手心,“要摧毁清国人的抵抗意志,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苏州河炮台,易知足掏出怀表看了看,已经过了十二点,见他看表,肖明亮道:“此时还不见报警,英军今日应该不会前来,想来是忙于加强巩固吴淞口炮台。”
这个璞鼎查还真是有些意思!易知足心里暗自琢磨,都说兵贵神速,这英军舰队却是拖拖拉拉,在长江口就整整耽搁了两日,昨天不到中午就攻下了吴淞口炮台,却不乘胜前来攻打上海,而且今天居然还不来,这是谨慎过了头?还是压根就对上海没兴趣?
知县刘光斗这时匆匆赶了过来,拱手道:“易大人,城里百姓基本都已疏散出城。”
“刘大人辛苦。”易知足说着起身,“英军今天应该不会来了,且先回衙歇息。”
刘光斗眨巴着眼睛道:“英军会不会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