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磊一边前往“补路爷爷”的家,一边打电话给他,但是“补路爷爷”的电话没有打通。钟磊来到了“补路爷爷”所在的老旧小区,找到了一个之前采访过的邻居,邻居一见是上次的花州台记者,立刻拉着他的手,说道:“你快去看看他吧,人恐怕是要不行了!都送医院好几天了!”
“啊?!”
就这样,虽然钟磊和许蓉蓉分别负责两个不同的选题,但是最终都在医院里汇合。刘跃辰也不用被分成两半了。
而“绝症少年”也病危渐重,不测之日,随时将至。少年的母亲联系了许蓉蓉和另外几家媒体,许蓉蓉便干脆和钟磊、刘跃辰一起,索性在医院附近找了一家小旅店,三人轮流在医院里值班,一旦有事情,立刻赶赴现场。拍摄期间,或许是在医院里呆的时间长了,或许是休息不好,身体免疫力变差,总之刘跃辰最先伤风,然后是钟磊,平常看起来最弱不禁风的许蓉蓉反而是最后得病……总之,三人最后都是带病坚持,反正在医院里开药倒也方便。
……
这一周的周六和周日的中午,几乎连续五天四夜没有怎么合眼的钟磊和许蓉蓉躺在家中,四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盯着眼前的电视。电视上《第一视点》中的小专题环节里,展现着他们五天四夜的劳动成果。
周六播放的是钟磊的《好样的》。在这一期节目当中,钟磊利用了之前花州台的一些报道画面和其他一些电视台编导拍摄的画面,当然,作为交换,钟磊也向他们提供自己拍摄的素材。
这是花州市七堇区的一个五层楼的老旧住宅,在一间三十来平方米的小房子里,除了电灯泡之外,唯一称得上“家电”的是一台磕掉很多漆的收音机。
虽然家徒四壁,但是有一样东西却填满了这小小的空间。那就是不计其数的锦旗和奖状,不仅仅大小墙面都贴满挂满,就是掉漆的柜子上,锦旗和奖状层层叠叠地堆在一起。
打开柜子,里面全是厚厚的信纸,每一张纸上写的最多的两个字就是:谢谢。
然而现在这间三十来平方米的小房间里却无比的空旷,居住在这里、获得这么多锦旗和奖状的主人公去哪了?
这是钟磊上一次所做的片子画面。
镜头一转,青江省花州市肿瘤医院里,一张床铺上躺着一具瘦小单薄的身躯。很多素不相识的人们相继来到他身边,只为来看他一眼……他叫张作桐,今年七十八岁。
就算是续集,故事也得从头讲起。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张作桐为了家人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带着妻子王秀丽和三儿一女从齐鲁大地来到花州,就在蒲杨区一间农场,包下了一片菜地,一年的菜地收成就是他们一家的全部收入。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是张作桐一家也算是有温有饱,日子过得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