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孝言继续说道。
“那问题就不大了,材料方面你们不需要管,这款发动机设计出来,最少能够重复使用五百次以上,把你们需要的材料列出来。
声波算法让算法实验室在总系统中给你们留出接口。
这样算下来,你们多长时间能完成设计?”
姜晨需要一个确切的时间,发动机是个最基础的东西,这个不解决,其他方面很难推进。
胡孝言跟旁边的周军对视了一眼,他们两个也知道自己的任务重,他们的工作慢了,会影响整个月球基地计划的进程。
“只要材料方面给我们解决了,最多三个月,进入测试阶段!”胡孝言目光坚定,绝对不能因为他,影响了整个计划进度。
周军看了看他,他没想到胡孝言说出三个月期限,要知道对于火箭发动机的研发来说,三个月的时间可以说眨眼间就到了。
“好,材料方面最多两个月,绝对给你解决,如果三个月之后发动机能进入测试阶段,我亲自给你们庆功!”
姜晨又在发动机设计部门跟大家聊了一会,就离开了。
胡孝言做事就是迅速,刚到下午,他就把需要用到的材料给发了过来。
姜晨大致看了一眼,材料的属性无非就是耐高温材料、高强度材料,在这两个基础上,要加上一条属性。
那就是高还原性,比如喷嘴跟燃烧室的耐高温材料,之前只需要强度跟耐高温属性达到就行了。
这次需要其还原性,也就是说每次使用完,冷却之后,属性要回到之前的样子。
不能因为高温变性!
这种材料对于姜晨来说难度不大,以他现在掌握的材料科学的知识,最多十天搞定。
还有一种材料是用在各个转动部位,需要拥有耐磨属性,这种材料就更简单了,对他来说最多一周。
如果是其他人设计可重复使用的发动机,其实材料还只是次要的,主要的问题在于发动机各个部件的质量评估。
谁能保证发动机用过一次之后,各个部件还能完好?
别人没有声波系统,只能使用笨方法,把每个部件都拆下来一件件的检测。
这样一来,检测成本立马提升。
他们有声波算法,发动机所有部件质量,都可以实时监控,质量检测无需拆卸,金钱跟时间成本一下子就下来了。
所以对他们来说,材料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
这两种材料对于姜晨来说都很简单,他在想要不要把自己掌握的材料方面的知识,再多教给材料部门的人一些,这样幽浮的材料部门,将会更无敌。
但是他想了想,还是算了,自己现在掌握的技术,都太过惊世骇俗了,任何一个公式算法拿出来,都可以轰动材料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