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近乎八千兵马,可是用汤邑每家每户,全部动员起来的兵力。
同时,也占据了汤邑,近乎一半的年轻‘劳力’。
如今,只能勉强维持其规模,而断然无法形成其常态。若不然汤邑百姓,劳役之重,也不堪如此重负。
如此想一想,若是这二千蛮人,尽数收入荀少彧囊中,又会是何等局面。
一丝灵官一闪即逝,荀少彧扶着衣袖,手中狼毫笔不住划写。
不一会儿功夫,荀少彧身前这一张卷帛,已是布满了大小不一的字迹。
看了看卷帛,徐徐卷起帛书,上了朱红印记。
他道:“左右何在,”
一甲士踏入帐中,一顿俯身,道:“在,”
“将这卷书帛送回汤邑,至中车诸谕行府邸,让诸谕行自行批改吧。”
诸谕行,为汤邑中车,地位仅次于左车上阳朝,是主张内事的行家。
在汤邑三架中,左车执政,中车管内,右车掌兵!
但中府中车诸谕行,能位居右车之上,在乎左车之下,其能力也是有的。
“喏,”
这甲士低声应着,小心翼翼的退下。
这是需要快马加鞭,才能送到汤邑的文书。这甲士一刻也不敢怠慢,恨不能立刻退出大帐,火速骑马飞奔而走。
荀少彧放下笔墨,呼喝一声:
“来啊,”
“在,”
又一甲士伏身,单膝跪地,听候荀少彧的军命。
“整侯大军,收拾行装,战卒留守大营,随时镇压蛮人。”
“明日吾率【黑翼】,彻底碾死这些蛮子……”
一遭打蛇不死,荀少彧可不会轻易回军。他就要穷追烂打,一口气把这些隐患通通剪除。
“那两千俘蛮,就让三千兵卒暂且看押。可惜,军中高手太少,若是能有一尊大高手坐镇大营,吾就放心许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