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荀氏一脉传承千载,自有规矩厘定,不可逾越。荀尚观纵然是国君,是荀氏之首,也难以干涉。
规矩,就是规矩!
能不凭任何宝药,只靠自身,一步步踏入武境。值得荀氏上下,任何人的重视。
一入武途,再难回头。
荀少彧道:“少彧愚钝,唯勤能补拙尔,不敢懈怠,奢望其他。”
荀尚观颔首,道:“勤能补拙……你能有此心、此念,日后少不得,要有你一份前程。”
两人冷冷淡淡,一问一答,彼此之间,不似父子,更似君臣。
这就是公室之家,寻常陌陌温情,是不可能有的。一步不慎,粉身碎骨,倒是常事。
…………
望着荀少彧背影,荀尚观淡淡一笑,唤了一声:“重杵,”
中年内侍微微弓腰,应声:“君侯,”
他饶有意味,问道:“你看这孩子,品性如何,可能信重?”
重杵浑身一冷,伏身道:“重杵位卑,怎敢过问君侯家事。”
这位君侯,平日里看似一副温文尔雅,和煦平和的模样,但重杵可不敢当真。
能在荀尚观身边,历数十载,且地位毫不动摇,自有他的生存之道。
荀尚观嗤笑,道:“你啊,此间只有就有你我主仆二人,何必拘束?寡人恕你无罪,尽管说来就是,何必吞吞吐吐。”
重杵微微筹措一会儿,这才低声道:“公子少彧,……韬光养晦之心甚重,”
只此一句,就顶得千言万语。
荀尚观若有所思,微微颔首沉思,呢喃低语:
“上元礼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想必上元礼上,会有许多子弟,不甘寂寞,一跃而起的。”
一边说着,荀尚观眸光开阖,似乎一头神凤,遨游火云之间,隐约有着轻啼,在其中渐隐渐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