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这大和尚,手段莫测,城府极深,让荀少彧心生忌惮,才迟迟没有下手。
不要看大和尚,不显山、不漏水的,看似是个痴肥的胖和尚般。
但荀少彧与大和尚,一路而上,从靖远府与锦平府,几百里路程,自然不可能都是顺顺利利,一路顺风的。
偶然遇上些不长眼的,才让荀少彧有幸,见识到了这位大和尚,真手段、真神通。
这么两相一对比,昆仑石镜,就算是有着莫大法力,但毕竟都残缺零碎,到了极点。
这两条‘金大腿’的粗度,根本无法比较啊!
这时,想要从这大和尚身上,强行抠出些什么来,简不吝于是要自寻死路啊。
这些念头,在荀少彧脑海中一转,但表面上,仍然要谦恭有礼的。
“少小离家,徒儿你还年幼,为师只是有些担心,你现在不习惯,阖寺上下的规矩,”
“这些日子,在慈安寺内,可住的习惯?”
大和尚慢悠悠的说着,肚子上的肥油,一颤一颤,似乎每一字、每一句,这些肥油都要晃动两三下。
荀少彧,道:“师尊挂怀,弟子惭愧,”
“出家人四大皆空,出家无家,处处是家,”
“这广大山河,芸芸众生,何处不是弟子之家,”
荀少彧小脸一板,尚且稚嫩的面容,带着一往无前的坚定。
仿佛是新一代高僧,佛门新星,在冉冉升起。
了通和尚闻言,似乎很是满意一般,微微颔首。
“不错,不错,出家!无家!”
大和尚听着这话,顿觉耳目一新。
对这小徒的根性,倒是颇有些,刮目相看的感觉。
青气秉命,真是天纵之才乎!
了通大和尚一双眸子,愈发灿烂明亮。
毕竟,青气秉命,才是大和尚高看荀少彧的原因。
对于大和尚来讲,荀少彧最大的价值,就是那贵不可言的本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