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莫不如将刚才的咏菊、画菊、菊梦、菊影都连上可好?”黛玉道。
“正和我意,不知我的种菊妹妹该如何接?”贾宝玉笑道。
“既种必开,若是独自欣赏岂不可惜?却需相邀几人对而欣赏,《对菊》可好?”黛玉道。
“观赏时间不足,当用瓶子供之,如此才可天天把玩,莫就来个《供菊》?”贾宝玉说道。
黛玉点头微笑:“观而不咏岂不愧对好花?接下来却可接上《咏菊》。”
“妹妹,你这不是耍赖?刚才你都说过了,再拿出来怎可?却还需要重新想上一个。”贾宝玉道。
“咏菊之后,还觉不够,定当画之,以留其貌,你刚刚说的《画菊》却也用到了。”
“我都接了两个,足以自圆其说,虽不是我想,但是却也该到你了。不可推诿。”黛玉笑道。
贾宝玉道:“既然如此我也当接上妹妹的《问菊》可好?”
黛玉细一思索,顿时觉得问菊接的妙不可言,点头道:“甚好,如此就不算你用我的。”
“问菊之后接上簪菊如何?”
“《簪菊》?怎么说?”贾宝玉问道。
“以前重阳当日『插』菊、茱萸于头,你可忘了?‘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句诗莫非你也忘记了?”黛玉道。
贾宝玉拍了下脑袋说道:“正是,菊既已干,已到重阳,不可不『插』。”
“之后我也有了,莫不如就刚才说的《菊影》《菊梦》怎样?”
“菊既已无,想到其影,梦到其样,倒也妥帖。”黛玉笑道。
“到了此处也该当了结,你说用什么好?”黛玉问道。
贾宝玉看着黛玉满脸的笑意,心知她心中定然已经有了主意,便说道:“妹妹我心中也有了想法,我看你也胸有成竹,不如咱们在纸上同时写上,如此比较一番怎样?”
“怎么宝哥哥还想学习三国时的诸葛亮和周公瑾吗?”黛玉捂嘴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