谶语这种东西,几千年了,没有断绝过。
周时曾有童谣,唱“檿弧箕服,实亡周国”——卖桑木作的弓箭的人,日后会灭亡周朝。一对卖桑木弓箭的夫妇因此逃亡褒国,在逃亡的路上,他们捡到了一个女婴,就是后来的褒姒。
烽火戏诸侯,千金买一笑。
然后始皇。
据秦始皇曾得书,书上“亡秦者胡也”,这五个字,让秦始皇使大将蒙恬拓边,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但是始皇万万没有想到,他一手创立的帝国,并非亡于胡人,而亡于他的儿子,秦二世胡亥。
新莽篡汉,下未乱之前,就曾有谶语,“刘秀为子”,这句话曾令三公之一的刘歆为了应谶,更名刘秀,当时还籍籍无名的光武帝脱口:“怎么就知道这个刘秀就不是我呢?”
一语成谶。
因为这个缘故,谶纬在之后的两百年里成为显学。无数人研究它,依它判断下的走势。三国时候袁术就信了“代汉者当涂高”这句谶语,在汉末的群雄角逐中率先称帝,而最终众叛亲离。
他赌错了命。
所以老秦这句话出口,皇帝勃然变色,没等他完,当头一脚,就把他踹到在地。
萧阮:……
十六郎也拿眼睛揶揄他:你教的好学生。
萧阮苦笑,君有君仪,臣有臣礼,皇帝这样作为,多少是辜负了他的教导。正要再问后续,忽然神色一动,提声问:“阿染?”
——十六郎来访的时候,除了苏卿染,其他人不会靠近。
门外没有人,萧阮弯腰,拾起一支签。
皇帝震怒,承恩公陆俭反而沉得住气,出声问:“谶意如何?”——那谶语上了什么?
其实皇帝也想问。
萧阮给了他台阶,能够完美地解释给下人听,但是他骗不了自己,他不信这件事是人力可以达成。那就是命,而钦监就要在他面前揭开这个不祥的命!
有些话,不出口,就还可以假装糊涂。
陆俭作为陆家的主事人,辗转整夜,如果不是慑于威,昨晚他就上钦监拜访了。
但是这句话,他敢问,老秦不敢答,他低垂着头,用余光打量皇帝的脸色。